以人民期盼为念 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网络 刘洋 2019-03-09 20:35  阅读量:16374   

  【地评线】以人民期盼为念 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入关键之年。站在关键历史节点,怎样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怎样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怎样确保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连日来,代表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审议、热烈讨论。(3月8日,新华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再次彰显了执政为民的初心。在报告中,辉煌的成绩鼓舞人心,雄伟的蓝图催人奋进,那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情系民生、温情满满,释放出的深化改革、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的信号,不仅让人充分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无限的期盼。

  成绩来之不易,要保持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人,全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这一个个具有“含金量”的成绩单令人振奋,勾勒出了2018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低估面临的形势困难,更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正如不少代表委员所表示的那样,去年我国发展面临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从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乃至中美经贸摩擦,到面对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的严峻挑战,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等等。这一切都表明,我们今后面临的环境将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将更多更大。正所谓,思危方能居安。唯有勇于担当,不惧困难,直面挑战,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中国的发展才能不断突破“自我”,迸发出更为强大的活力。  

  使命重任在肩,要坚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的信心。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在2019两会热点调查中,社会保障、教育改革、健康中国、脱贫攻坚、收入分配、住房制度等民生话题成为十大热词,反映了群众最直接、最真实、最有感触的期盼,这无疑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从这些“硬指标”中不难看出,党和政府下大力气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清晰可见。因此,越是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越要坚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加大政府“放权”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百姓的“好日子”。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未来大有可为,中国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唯有奋斗,才能成就历史;唯有实干,才能创造未来。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无论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创新引领发展,还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都传递着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好声音。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拥有着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虽然我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困难较多,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任务仍然繁重,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但正是因为这些挑战、这些不满意,在时刻倒逼着我们不断把挑战变为机遇,把“不满意”干成“满意”。所以说,未来的中国大有可为,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一定能激发出人民群众无限的创新创造潜能,中国也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政以公,行胜于言”。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新的一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以愈发饱满的热情、更加积极的作为,埋头苦干、奋力前行,带着人民的期盼推动改革向前发展,努力干出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迈步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王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