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代表建言保护“生命共同体”

网络 刘洋 2019-03-10 15:55  阅读量:5364   

  (两会综述)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代表建言保护“生命共同体

  山阴新闻网讯北京3月10日 (记者 张一凡 张伟)中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生态的好坏,直接影响两江中下游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成为在京全国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

资料图: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p山阴新闻网讯记者 瞿宏伦 摄

资料图: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山阴新闻网讯记者 瞿宏伦 摄

  贵州省毕节市是乌江、珠江发源地,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生态区位重要。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毕节市市长张集智给记者讲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毕节故事”。

  “上世纪80年代,毕节是生态恶化的典型,到处开荒种粮,山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森林覆盖率仅为14.94%,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张集智说,为打破“怪圈”,在国家支持下,毕节在1988年就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开启了以开发扶贫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开发扶贫的生态文明发展探索。

  张集智表示,31年来,毕节成功走出了“越垦越穷”的生态恶化怪圈,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20.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9.95%下降到5.45%,森林覆盖率从43.1%提高到56.2%,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人口从控制数量为主到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三个重大跨越”。

  未来,毕节将以争创“长江经济带环境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城市”为目标,围绕治水、治气、治土,深入推进“绿色毕节”为手段,确保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60%,筑牢长江、珠江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毕节将多措并举系统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张集智说,“坚持生态优先一寸不让,绿色发展半分不松,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经济?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正在探索新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州长罗强表示,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契机,黔东南以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着力点,最好抓顶层设计、生态工程、污染防治、绿色产业、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相融的绿色发展路子。

  罗强说,黔东南在招商引资活动中,把环境承载能力作为一个考核指标,还积极对现有企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单位GDP能耗下降到11%;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健康产业,2018年绿色经济在GDP占比超40%。

  借力生态优势,地处长江经济带的黔东南未来发展目标定位在“苗侗山珍”与旅游。“好山好水出好货。”罗强表示,黔东南将打造“苗侗山珍”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制定148个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建立严格的溯源体系和监测体系。“大家放心地把‘苗侗山珍’作为自家的菜园子、私家厨房,可以放心购买。”

  “春归苗岭风云绚,日照侗乡山水幽。”罗强表示,黔东南美在生态环境苍翠欲滴,美在民族文化绚烂多姿,两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