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马恒燕:“互联网+教育”切忌“目中无人”

网络 刘洋 2019-03-11 16:35  阅读量:6258   

  (两会访谈)全国人大代表马恒燕:“互联网+教育”切忌“目中无人”

  山阴新闻网讯北京3月11日 (李佩珊 王恩博)“‘互联网+教育’不能只是仪器设备的堆积,无论上课形式如何变化,师生的情感交流永远是第一位。”履职一年间,全国人大代表、宁夏银川市二十一小学校长马恒燕对“互联网+教育”有了全新思考。

资料图:课堂教学。额丽其格 摄

资料图:“互联网+”智慧课堂。额丽其格 摄

  一年前,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通道”上,马恒燕谈及如何让贫困地区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她当时表示,希望国家能加大对“互联网+教育”的支持力度,让孩子身处大山依然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一年来,她的提议取得不小进展。2018年7月,教育部批复宁夏建设成为全国首个“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今年1月,宁夏成为全国首个试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的省区。这期间,马恒燕也在为“互联网+教育”更好助力教育均衡奔波着。

  马恒燕所在的银川二十一小是宁夏“互联网+教育”试点学校之一,重点推进“名校网络课堂”。2018年,该校先后与省内多所小学开展互动课堂95节,先后有30余名教师参与“线上+线下”互动课堂,惠及近5000名学生。通过在线课堂,老师和学生眼界宽了,学生也不再胆怯了,开始主动与老师沟通。

  据宁夏教育厅统计,截至目前,宁夏已接入学科网、教学助手等应用100多个,免费提供教学资源1800多万件,辅导微课10万多节,名师课堂5000多节,90%的注册教师利用宁夏教育云平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80%的家长实现了家校互联,此举带动薄弱学校提升了教学质量。

  “互联网+教育”正成为缩小城乡及校际差距的“高速路”,但其中仍有不少难题需要解决。

  马恒燕告诉记者,在宁夏山区学校调研后,她发现在线互动课程能解决许多学校师资不足的燃眉之急,却也存在一些弊端:机位设置死角、网络延时等技术性问题让孩子上课时感到枯燥;课程接受程度不同导致城市孩子“吃不饱”、农村孩子“吃不了”;隔着屏幕的互动师生之间没有情感交流……

  “教育切忌‘目中无人’,不要让硬件很‘硬’,软件很‘软’,技术应用要让教育更有温度。”在马恒燕看来,解决上述问题应通过城乡师生互换角色来缩小差异性。

  她介绍说,从2019年春季学期开始,乡村学校老师将来到银川二十一小进行课程主导与在线授课,银川二十一小老师则走进乡村学校辅助授课,这有助于他们在互换身份中发现各自问题,更好地改善“互联网+教育”互动课堂。

  此外,银川二十一小也在积极实践全新“互联网+教育”。马恒燕表示,在给山区学校送课互动的同时,去年该校已与北京市中关村三小签订合作协议,两校将在跟岗实践、在线教研、在线课堂等活动上加强交流互动,帮助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