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未来十年将在月球建立科研站
中国探月工程正在从“跟跑”走向“领跑”——专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李函林)“未来十年左右,月球南极将出现中国主导、多国参与的月球科研站。”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要大力弘扬探月精神,早日实现全面建成航天强国的航天梦。
嫦娥四号有望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
全部科学载荷工作正常,探测数据接收处理顺利,在此基础上将逐步取得丰富的科学研究成果……近日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再度唤醒,正在第三个月昼执行科学探测任务。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的一举一动,都牵绊着吴伟仁的思绪。吴伟仁说,随着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唤醒后工作正常,“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月面行走累计150米,创造了中国探月工程在月面巡视的最长记录。在这期间,着陆器利用自研同位素源测量月夜期间的月表温度,世界首次实测获得月表最低温度零下190度,刷新了月表最低零下180度的国际认知。
这是中国探月工程史上首次开展国际载荷搭载与联合探测,扩大了我们在月球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能力,提升了中国航天的国际影响力。吴伟仁说:“在月球背面开展科学探测取得的每一个数据,都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数据,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吴伟仁介绍,嫦娥四号任务实现多个重要的“首次”:
——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与巡视勘察;
——首次通过发射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的通信;
——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表浅层200米左右的地质剖面图;
——首次进行超地月距离的激光测距技术试验;
……
完成工程目标后,嫦娥四号任务转入科学探索阶段。吴伟仁表示,嫦娥四号的科学探索内容主要分三大类。一是身临其境地探索着陆区的地形地貌。我国获得了月球背面的第一张地质剖面图,探测到月表以下100米至200米深的地质构造、分层等,有助于研究月球背面地质的起源、形成和月球年龄等科学问题。二是探测月球周围的空间环境,包括宇宙辐射、太阳辐射,以及太阳耀斑爆发对月球空间的影响等。三是对月球背面的物质成分进行初步探测。
“这些研究对于人类来说都是第一次,取得的都是原创性成果,会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他说。
未来十年中国将在月球南极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
作为整个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与未来探月四期工程承上启下的重要任务,嫦娥四号的一小步,无疑是整个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的一大步。吴伟仁表示,未来十年中国将在月球南极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我国将迈入世界航天强国前列。
“中国探月工程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很高。”吴伟仁强调,我国并未在国际同一个水平进行简单重复,而是通过自己的独特的方案和道路,以现代科学技术实现我国的月球探测。这种情况下,我国以较低的成本和极高的成功率,实现了“五战五捷”。
2019年年底,我国计划实施嫦娥五号任务。这也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吴伟仁介绍,目前嫦娥五号的整个探测器系统和其他技术系统准备较为充分,预定嫦娥五号将在月面选定区域着陆,采集月球样品,并将样品送回地球。“通过表取、钻取方式,嫦娥五号任务计划采回月壤,为我国科学家提供充足的样本进行研究。”
吴伟仁说,随着今年嫦娥五号从月球采样返回,明年发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等标志性工程的实施,我国将跻身于世界航天强国行列。未来十年左右,月球南极将出现由中国主导、多国参与的月球科研站。
1月11日下午,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工作正常,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图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学载荷工作正常,探测数据有效下传,搭载科学实验项目顺利开展,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至此,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五战五捷”。图为玉兔二号巡视器全景相机对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像。中国国家航天局供图
为人类探月事业贡献中国方案
吴伟仁说,中国探月工程坚持和平利用、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主动开放部分资源,帮助搭载了多个国家的科学仪器设备,并将获得的宝贵原始探测数据陆续向全世界开放,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是人类月球探测活动中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活动。
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是迈向更远深空的中转站,具有独特的位置、环境、物质资源,是人类开发利用太空的首选目标。月球的科学研究对推动空间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
吴伟仁认为,当前世界各国已聚焦在建设月面基础设施并开展长期探测。1958年以来,全世界共计开展了120余次月球探测活动,本世纪以来全球又掀起了第二轮探月高潮。中国探月工程“五战五捷”,在国际月球探测领域正在从“跟跑”走向“领跑”。
吴伟仁说,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国牵头开展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科技、设施、人才、管理基础。我国提出按照“规划对接、联合设计、协同实施、成果共享”的方式建设月球科研站的倡议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月球科研站是解决月球关键科学问题、聚集全球优势科技资源、构建新型太空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月球科研站项目,将为人类的探月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