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区“马背医生”的“六个心愿”
(两会人物)甘南藏区“马背医生”的“六个心愿”
山阴新闻网讯北京3月14日 (记者 丁思)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桑科乡曼玛村乡村医生旦正草今年47岁,仍骑着马穿梭在草原上,为牧民把脉诊断,当地人都称她为“马背医生”。今年,她带着“六个心愿”来参加全国两会。
出生在牧区的旦正草,家中兄弟姐妹众多,每逢只要一个人感冒,全家都被传染,“一家人都很难受,那时候医药很紧缺,我们就不停地喝开水,记忆很深刻,我当时就想,我以后要能当一个医生就好了。”全国两会期间,旦正草接受山阴新闻网讯记者专访说。
1994年,22岁的旦正草在甘肃省卫生学校读书,学习一年后回到甘南草原,并在当地县妇幼保健站学习,“在妇产科、儿科都学习过,算全科医生了。”
学习7年之后,2002年,她回到家乡,在当地开了第一个诊所。“刚去的时候,交通不方便,遇上下雪天更是艰难,病人不能来诊所,只能我骑着马去看诊;话也没有,联系很不方便;乡里还时常停。”回忆起过去的艰辛,旦正草很感激现在医疗条件的改善。
她说,“从我开诊所以来,草原上缺医少药的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我见证了这一切,对家乡有了更深厚的感情,自己也时常力所能及地帮助牧民。”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幼儿基础教育、生态保护、人才培养等都是她关注的重要议题。
对于食品安全,旦正草建议,“食品药品的安全应该要警钟长鸣”。她说,“病从口入”,现在低级食品始终存在,边远山区群众文化水平低,对有些食品药品的鉴别能力差,尤其是儿童吃了这些不合格的产品生病较多,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治理问题是关键。
对于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旦正草说,乡村医疗条件有限,很多牧民不得不去大城市医院看病,无形中增加了群众看病的成本;还有一些高档药品不在报销范围之内,因病致贫仍是家庭贫穷的原因之一。对此,她建议提高医院报销比例,部分高价药也应列入报销范围。
教育方面,旦正草建议,“要让藏区的孩子们从小接触传统文化。”她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特别是要用自己的母语来理解传统文化。建议从幼儿园开始注重母语的应用,母语是本民族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对于生态保护,旦正草说,这几年,甘南藏区在国家实施生态保护执行草场奖补政策以来,在政府的监管下各类牲畜有计划地减量,群众对草畜平衡的认知度不断提高,也增加了奖补资金。为了进一步增强草畜长久平衡,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巩固草畜平衡,希望进一步增加奖补资金。
对于乡村医生人才培养,旦正草也有自己的担忧,“从甘南走出去的医生都不愿意再回来,外面的医生又不适应这里的环境,也不愿意来,导致乡村医生非常紧缺。”她说,希望国家能够“定向培养”,重视培养本地医疗人才,让乡村医生队伍扎根基层。
“我最大的心愿,希望相关部门对我们这些群众认可的老村医,能够给予自行开诊所的资格。”旦正草说,“目前乡村医生由乡卫生院统一管理,加上45岁以上没有养老保险,自己考行医资格证有的考不上,自力更生又不行,放弃乡村医生这个职业又舍不得。”
旦正草说,希望国家能对偏远山区条件艰苦的村医,因地制宜地对待,批准老村医可以自己开诊所,“这是我最大的心愿了。”(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