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解读改革、就业、养老等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频”词
山阴新闻网讯3月15日 (记者 阮煜琳)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向记者介绍了2万字左右的《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并详解报告中提及的改革、就业、养老等“热频”词汇。
3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订情况,并答记者问。山阴新闻网讯记者 杨可佳 摄
109次提到“改革”:通篇贯穿改革精神
郭玮介绍,《政府工作报告》牢牢把握了改革开放这个制胜法宝,注重用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办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有105处,修改后又增加了4处。实际上,没有出现“改革”字眼的地方也有很多改革的举措。所以说,报告通篇贯穿了改革的精神。
16次提及“养老”:解决好养老的问题越来越迫切
根据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7.9%。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将达4.8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34.1%。
郭玮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16处出现“养老”一词,涉及城镇居民养老、职工养老、退伍军人养老,以及养老政策体系、养老保险、养老服务、农村养老设施建设等。《报告》中说“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讲,老年人的现在就是年轻人的未来。解决好养老问题不仅关系老年人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信心。解决好养老的问题越来越迫切,政府将有一系列措施推进养老体系的完善。
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
郭玮提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今年城镇就业的新增劳动力仍将保持在1500万人以上,今后一个时期,就业总量压力较大,解决就业问题难度较大。
他说,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怎样解决好当前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同时,还提出要扩大职业院校的招生。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是扩大招生,不仅对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有很大帮助,而且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就业质量,对推进高质量发展,都是意义重大。
贴近民众报告被赞“有温度”
郭玮介绍,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共修改83处。报告修改前19300多字,修改后20200多字。修改较多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科技创新、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乡村振兴、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等6个方面。
郭玮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了民众期盼,提到了很多老百姓烦心的事儿、操心的事儿、揪心的事儿,包括报告中提到的上网流量费、老旧小区改造等,这些问题看着细微,却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大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心系民众的为民情怀。
郭玮表示,很多评论说报告有厚度、有力度、有精度、有温度,我想“有温度”就是指报告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贴近民众疾苦、关心民众的冷暖。(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