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清洁工程”实现全覆盖 百万农牧民受益
中新社西宁3月17日电 (孙睿)“三江源‘清洁工程’经过5年的实施,目前已实现全覆盖。该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百万农牧民的生活环境,其生态环境也呈趋好态势。”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副巡视员胡晓林1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资料图:封冻期的青海湖。中新社记者 孙睿 摄地处青海省的三江源区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也是生物多样性资源宝库和遗传基因库之一,但前几年由于垃圾数量的增多对当地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
2014年青海省“清洁工程”结合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和二期工程的启动,在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确定的玉树、果洛、海南、黄南4州21县和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逐步铺开。
“通过5年来对源区的村庄、牧场、庭院、水源等实施‘清洁工程’,已改善了源区106万农牧民的生活环境。”胡晓林说,2014年以来,他们在三江源区域开展垃圾综合处理,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同时还全面治理“白色污染”、引进了垃圾高温热解处理技术,实现了垃圾不落地。
为全面治理“白色污染”,位于三江源腹地的黄南州河南县于2004年起就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如今牧民群众使用布袋、编织袋购物已成为习惯。
“我们已经很多年没用过塑料袋了。出门买菜购物基本都用布袋子或者商家提供的纸袋,方便又环保。”家住河南县优干宁镇的居民才旦对记者说。
记者在长江源头的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采访时看到,曾经堆放在房屋前后或者马路边的垃圾现象如今已消失不见,而展现在眼前的则是牧民们主动捡拾垃圾,并进行分类,环保意识大幅提高。
唐古拉山镇镇长尕措拉毛说:“通过‘清洁工程’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如今的江源村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牧民人均年收入也较2004年增加了十倍,牧民生活得到了翻地覆地的变化。”
胡晓林表示,三江源“清洁工程”经过5年的实施,目前已实现全覆盖。该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百万农牧民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也呈趋好态势,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