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首提“鸠子论”阐释阿尔茨海默症源头问题
中新网哈尔滨3月19日电(衣晓峰 王爱丽 记者 史轶夫)作为一个大众耳熟能详的古老成语,“鸠占鹊巢”是指强占别人的住所或坐享其成、渔人得利的意思。
黑龙江省亚欧脑科学研究院19日发布消息,该所研究员孙作东借助这一现象,首次应用细胞的物理生物学原理,从分子水平深刻揭示了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合理解释了长期以来困扰神经元退行性变疾病研究领域的源头问题。
图为美国医学科学期刊Journal of US-China Medical Science (UCMS) 发表《鸠子论》截图。美国医学科学期刊Journal of US-China Medical Science (UCMS) 用了27个版面发表了孙作东的最新脑科学成果《鸠子论》,该项成果中文版也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上发布。
堪比宇宙奥秘的脑科学,被视为人类最后科学的尖端领域。而脑疾病,又是脑科学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症,被公认为世界性医学难题。
自1901年发现首例患者至今118年间,阿尔茨海默症真正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并无显著进展和明确答案。
当前,许多中外科学家都在力图攻下阿尔茨海默症的“堡垒”,中国脑科学计划也包含这样的研究重点。
针对此学术难题,孙作东另辟蹊径,在国内外首次提出《鸠子论》,从全新的角度破译阿尔茨海默症的“谜团”。
在介绍这项脑科学成果时,孙作东通俗解释说:“阳离子占钾位,是阿尔茨海默症始发因素,因而命名为‘鸠子论’,乃是取汉语成语‘鸠占鹊巢’之意。鸠,代表非必需阳离子;鹊,系指有效钾离子;巢,喻有效钾离子位置;子,是指物理性粒子。”
其核心内容是:非必需阳离子在细胞膜内表面与钾离子产生竞争性占位,并因此消减膜电位,所出现的动作电位无法正常激活钙离子通道,最终使脑细胞异常凋亡。
目前国际脑科学发展现状,尚缺少核心理论支撑,无法形成主体学术思想和技术体系,缺少的是一些新的假设,与物理和化学的发展惊人的相似。
当下,世界正处于“脑科学物理革命”的前夜,“鸠子论”的提出,其科学价值与意义是革命性的,而由“脑科学物理革命”演变成人类整个生命体的“医疗物理革命”,也不是遥不可期。(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