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蒙古族绣娘吴茵毕丽克:“手拉手”筑就各族姐妹脱贫增收路

网络 山阴新闻网 2019-04-02 10:52  阅读量:8535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日电 题:新疆蒙古族绣娘吴茵毕丽克:“手拉手”筑就各族姐妹脱贫增收路

  新华社记者刘兵、齐易初

  “我终于能用自己的双手挣钱了”。对于21岁的哈萨克族姑娘木拉孜来说,这是她最得意的一件事。木拉孜小时候得病,身体发育受到影响,从没上过学,只能在家吃低保。但在2018年,她幸运地遇到了蒙古族绣娘吴茵毕丽克,那个让她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的人。

  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吴茵毕丽克是有名的女能人。凭着自幼跟着奶奶学习的手艺,她从2003年起开始制作蒙古族传统服饰和帽子、刺绣手帕、小饰品等,随后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目前,她的产品不仅进入新疆各大旅游景点,还通过“义乌购”网站和新疆口岸,销往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和欧美各国。

  随着中国旅游高速发展,偏远的新疆也迎来越来越多的观光游客,吴茵毕丽克的手工艺品紧俏,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在当地政府部门支持下,她开始组织一些乡镇的农村妇女集中培训,用农闲时间制作手工艺品,再由她集中回收销售。

  “新疆农村妇女大都有一定的刺绣功底,不同民族的妇女风格还不尽相同,产品丰富多样。”吴茵毕丽克说,她对各族姐妹的手艺和风格感到满意,而大家也有了让家庭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机会。

  2018年6月,吴茵毕丽克的第一个“卫星工厂”在博乐市小营盘镇贝德布拉格村成立。这种在村庄里开设的生产厂间,依托原有工厂设备和管理,可以让农牧民不出远门上班。

  贝德布拉格村负责人、村第一书记罗玲惠说:“我们村是蒙古族、汉族和维吾尔族混居村,外出务工人员多,260个留守村民中有60%是妇女。工厂建起来后,有70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农忙时还可以把材料带回家加工。”

  维吾尔族妇女托合提古丽在工厂做刺绣,每月有1500多元的收入。“既能拿到工资,还能照顾家里,家人非常支持。”她还计划着学习织地毯,拿到技能证书,当个培训老师带徒弟。

  当年10月,吴茵毕丽克的第二个“卫星工厂”建在了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介格得布拉格村,木拉孜就是村里100名在工厂就业的妇女之一。

  “做一个茶杯垫挣1元钱,缝一个手机袋挣5毛钱,我虽然动作慢,但一个月也能挣1000元。”木拉孜说。因为有了工资收入,木拉孜觉得生活有希望有快乐,2018年底,她拥有了智能手机,还购买了自行车和新衣服。

  吴茵毕丽克说:“其实我是最大的受益者,带动大家就业,提高公司产出,这叫互相帮助,各族姐妹就应该‘手拉手’。”

  2018年,吴茵毕丽克的公司销售额超过百万元,建起了2个“卫星工厂”、8个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博乐市3个乡镇的600多名各族妇女实现就业增收。

(责编:王仁宏、曹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