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好生活更幸福(改革开放40年·亲历变迁⑨)
图①:上世纪80年代,一包桃酥,一包月饼,就是出门走亲戚朋友的上好礼物。
李 卫摄(人民视觉)
图②:上世纪70年代,山东济南一家单位的食堂里,馒头、大包刚出笼,热气腾腾。
侯贺良摄(人民视觉)
图③:淄博周村古商城票证博物馆收藏的粮票。
资料图片
图④:如今,琳琅满目的美食街。
资料图片
一口气吃了俩大馒头,还是白面的,这是37年前的鲁秀霞觉得最幸福的事。
1981年,大姐考上了山东大学,全家高兴极了,母亲拿出家里的白面,做了一桌馒头,又大又实,一揭盖,孩子们看得哈喇子直流。鲁秀霞说,那是自己吃得最多的一次白面,虽然仍然不觉得饱,“但已经非常满足了。”
鲁秀霞今年51岁,如今是山东省临沂市规划展览馆馆长,兄弟姊妹7个,排行老四。1978年,生于黑龙江的他们举家来到临沂。
计划经济时代,物品都是分配的,粮票、布票、煤油票……都是家家户户小心珍藏的“宝贝”。但是,粮票也有属地限制,山东的粮票只能在省内使用,全国的粮票才能在其他地方通行。
早年间,鲁秀霞家有个粮本,她经常随母亲去领粮,每人每月20多斤粮食,十分紧张。平时饭桌上以玉米面为主,只有过年过节才有白面吃,但也只够解解馋,见荤腥就更少了。
“那时候物资供应比较紧张,有时有票也不一定买得到东西。每个月领粮得老早去排队,不然白面就没了,这个月只能光吃玉米面。”鲁秀霞说,那时候一见到玉米面就想走,逢着母亲做白面馒头,兄弟姐妹们就围着锅台,憋足了劲深吸一口气,恨不得这口香气吸到脚后跟,再也不“跑”出来。“母亲就总是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天天吃白面馒头。”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粮本上的白面和玉米面就各半分配,出现短缺的情况就比以前少多了。
鲁秀霞回忆,七八十年代,副食依然很少,得了点儿瓜果梨桃的都是稀罕物,要拿来换其他用品。
“那时候去别人家里做客吃饭,有个‘潜规则’,桌上若有鱼,没有人会动,因为那不一定是主人家的,可能是跟邻居借来的咸鱼,大家只吃鱼的配菜,咸鱼要还回去的。”她说。
1993年,鲁秀霞的儿子出生。那时,粮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食品供应也告别了紧缺时代。“90年代以后,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各方面的供给渐渐丰富,吃个瓜果梨桃也不是新鲜事。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更多考虑怎么吃得好,营养搭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不只是一门心思用粮食填饱肚子。”
再看看现在,买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食品都不是稀罕事了,超市里、商上的生鲜、零食等都触手可及。
可供选择的多了,人们便开始追求饮食的品质。用鲁秀霞的话说,“以前吃玉米面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偶尔也吃玉米面,却是为了营养和健康。”
闲暇之余,鲁秀霞也和家人下下馆子,品尝一下新开的餐厅,有时共进一餐,也是难得的休闲时光。这是20多年前的她不敢想象的,“那时国营饭店、小饭馆刚刚多起来,品类少,而且关门很早,很少有机会去。”
父亲今年87岁了,鲁秀霞也经常带老人出去换换口味。老人感叹,以前每年过年才吃一次饺子,还都是素馅的。一开始做豆腐,就知道开始备年了,而眼下想吃什么都有,现在就是最幸福的时候。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24日 10 版)
(责编:岳弘彬、曹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