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教授”下乡传艺 山东奶牛产业更牛了
“牛教授”下乡传艺 山东奶牛产业更牛了
这一次,山东省临朐县“养牛大户”王国玲显得很高兴。从一筹莫展到喜笑颜开的转换,源于“牛教授”们的一剂良方——前不久,来自山东省牛产业体系创新团队成员胡士林教授和刘焕奇教授的“精准施治”,让老王家“不吃不喝”的奶牛有了好胃口。
以王国玲为代表的30个养牛大户,是当地牛奶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也是山东省牛产业创新团队的成果落脚点和技术发力点。
近两年来,面对国内奶价走低、成本上扬,奶牛养殖在“寒冬”中行走的现实,来自山东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等山东省牛产业体系团队的育种、营养、疫病防控、设施环境等各领域专家,加快了“下乡”步伐,他们携带成果、怀揣绝技走进一个个奶牛场,一方面为牛场主排忧解难,另一方面从育种到环境,从营养到疾病防控,全方位介入奶牛产业链,以实打实的行动拯救寒冬中的奶牛业。
4月初,科技日报记者跟随着“牛教授”们深入到基层“会诊”,捕捉到奶牛产业需求侧与科研成果供给侧精准对接的重要细节,这些细节蕴含着破解成果转化难问题的关键。
养牛大户渴盼新技术
“大通铺”要上,“试管牛”也要上
拥有500多头奶牛的汇宝乳业是临朐当地规模数一数二的牛场,也是山东省农科院奶牛研究中心研究员侯明海重点服务的对象。一个月前,他所在的奶牛中心刚刚为后者出具了一份《DHI分析报告》,里面用大量的数据对牛群产奶、305天预计产奶等重要信息进行了梳理和预估,并对牛场暴露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汇宝乳业负责人张孝钟情于DHI技术(奶牛生产测定)是有原因的,“能度量,才能管理;能管理,才能提高。”张孝说,科学家们采集了牛群的十几项指标分析,并给出建议,好似一份“体检报告”,可以带来产奶量提升、患病率下降等一系列好处。用专家的话说,科技成果的植入,让每头奶牛能产出更多的钱。
专家们与养牛户的互动,慢慢改变着后者的价值观。50多岁的张孝养牛多年,之前是“顺着感觉走”,经验为王,但现在恋上了高科技,不仅上了现代化的DHI,也上了时下流行的“大通铺”。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设施与环境控制专家孙国强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俗称的‘大通铺’,类似于发酵卧床,奶牛可以自由地在‘大通铺’上活动和趴卧。‘大通铺’柔软、干燥,奶牛非常愿意趴卧在上面。为保持‘大通铺’柔软、干燥,每天都要对其旋耕1次。”
在他看来,奶牛躺卧的时间越长,产奶量越高,“大通铺”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青岛农业大学刘焕奇教授也表示:“‘大通铺’还能有效降低奶牛肢蹄病和乳房炎的发病率。”
从DHI到“大通铺”,养牛大户们对新技术的接纳能力让人出乎意料。但这并不是技术供给侧与需求侧对接的全部内容。
对侯明海来说,“试管牛”并不是新技术,但将之工厂化批量生产,却是在他与同事们手中率先实现的。而实施的载体,便是国内首家“试管牛”产业化企业——山东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侯明海说,他们的计划是,要将“试管牛”产业化的成果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
记者了解到,这次到临朐调研的“牛教授”们大多还有另一角色,那就是畜牧企业或者奶业企业的技术专家甚至团队核心——他们手里的科研成果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转化应用。
奶牛大县需要新项目
既靠企业龙头,又靠技术大拿
钮凤霞原先从事跟奶牛“八竿子打不着”的职业,却“半路出家”,一头扎入奶牛养殖的江湖。
#p#分页标题#e#刚开始,三四百头牛养起来很吃力,好在她跟“牛教授”们熟悉。频繁走动中,“门外汉”终于被磨砺成了半个专家。如今,钮凤霞讲起奶牛头头是道,背后是个人努力与专家的循循善诱。
因为有了钮凤霞,才有了德牛乳业;几十个“德牛乳业”,便拼成了临朐奶业现在的大盘。从历史到现实,无数事实诉说着“牛教授”下乡的必要性,更让临朐县畜牧局局长王明宝记在心里,他告诉记者:“专家们会诊临朐奶牛,真知灼见和先进实用的技术应用,为养殖户创造了效益;可以说,临朐奶牛业从小到大,离不开专家的扶持,更离不开专家们在此转化的科研成果。”
此话不假。奶牛业是临朐的支柱产业,也让后者成为全国牛奶生产50强县之一。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近几年奶价下跌和成本上涨让临朐奶业经历了“艰难时刻”。但不服输的临朐人选择用创新转型抵御“寒冬”。
现年59岁的王国玲已经养了20年奶牛。在他记忆中,临朐奶牛养殖经历了从一家一户到养殖小区化,再到合作社,一直到大型牧场的规模化养殖的转变,“每一步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在摸爬滚打中,王国玲也慢慢完成了从传统养殖户到现代牛场主的过渡。
在“技术大拿”的扶持和精准成果转化之外,“行业巨头”对临朐奶业蜕变的推动力也不能忽略。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8年前入驻临朐,作为利益共同体,伊利将现代化的理念、技术、设备移入当地的30家牛场,也将相关科研成果在当地进行转移转化,“反逼”后者转型,带动了当地的产业水平。
向成果转化要效益
打破“挤压”“紧箍”,奶业人突出重围
在长期行走基层的过程中,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星凌发现,奶牛养殖中司空见惯的饲料现在居然成了一块短板。
“饲养水平不能适合奶牛产奶营养需要。”王星凌向记者表示,问题根源在于目前奶牛生产仅考虑了日粮蛋白质数量,忽略了质量。他认为,高产奶牛产奶代谢蛋白调控技术成为提高奶牛产奶性能、改善乳氮转化效率和饲料利用效率、降低奶牛养殖成本的最核心关键技术。
将短板补上,将问号拉直,于是就有了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的项目——“高产奶牛产奶代谢蛋白的调控技术”。
对奶牛行业来说,成果好不好,“只有牛知道”。这话看似玩笑,但却实在。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短短3年间,仅在山东,这项成果已应用于15万头奶牛上,累计直接效益1.9亿元。
深入一个个牛场,诊断病症,开出药方,获取灵感,形成课题成果,再推而广之,将成果转化落地,实际应用。对“牛教授”们来说,这是他们俯身基层的逻辑和动力。但科研艰苦,转化不易,在具体的疑难杂症之外,来自大环境的压迫也在考验着专家们的智慧。
“双板挤压”和“两道紧箍”,两个词形象地描述出大环境的压力。“双板”,即奶价上升接近“天花板”,而成本“地板”依然在抬升,养殖利润空间遭受压缩;而“紧箍”则是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趋向紧张。在“挤压”和“紧箍”下,奶业人如何突出重围?
向创新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向成果转化要效益,“牛教授”们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最靠谱的答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