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首颗IGSO卫星升空,拉开今年高密度组网序幕
北斗三号首颗IGSO卫星升空,拉开今年高密度组网序幕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于紫月 记者 付毅飞
4月20日22时41分,一道火光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冲天而起,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顺利升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迎来了第44位新成员。
“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了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今年计划发射8-10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完成所有MEO卫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
据悉,北斗三号系统将包含3颗IGSO卫星、2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3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这种包含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混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将有效增加亚太地区卫星可见数,为亚太地区提供更优质服务。”杨长风说。
承担本次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2次飞行,也是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飞行。
大块头本领强
“本次发射的IGSO卫星重量大、信号多、功率大。我国以及国家周边地区的北斗用户最多,需求也最强烈。该卫星的发射对于北斗在亚太区域系统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表示。
发射现场图片 史啸 摄众所周知,如果从地面上看,GEO卫星在天空中是静止不动的,而IGSO卫星则在天空中不停的画“8字曲线”。该卫星轨道高度36000km,轨道倾角55°,周期24h,质量5.4吨,相较于有些国家2吨左右的IGSO卫星,该卫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块头”。
卫星发射后,经过约半小时飞行后将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变轨进入工作轨道,并进行一系列在轨测试,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MEO卫星和1颗GEO卫星进行组网,提供服务。
郭文彬 摄据悉,该卫星采用了诸多新技术,且所有部件完全实现国产化,在信号收发能力以及载荷性能上均有很大提升。
二/三号过渡稳
除了进一步提高亚太地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用户的导航精度之外,“该卫星还进一步保证了北斗二号系统向三号系统的平稳过渡。”陈忠贵指出,该卫星不仅可接收面向北斗三号产品的信号,也保留了北斗二号系统系列产品信号的收发能力,保证广大用户在淘汰旧产品、更换新产品时,北斗系统可“无缝衔接”地提供优质服务。
郭文彬 摄当被问及北斗三号IGSO家族“首将”发射面临哪些压力时,陈忠贵表现出北斗团队用实力支撑起的强大自信:“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在火箭、卫星等各方面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压力肯定是有的,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每一次发射我们都如履薄冰,尽全力排除所有风险。”
从此以后,北斗三号也拥有了IGSO卫星在亚太区域上方运行,其以更广的区域、更高的精度将成为全球组网的坚实后盾。根据计划,至2020年我国将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建设。“2035年,我国还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北斗系统将以更强的功能、更优的性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杨长风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