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700多项 知识产权强国具坚实基础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官方25日在北京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十年评估报告称,中国已具备迈向知识产权强国的坚实基础。2007-2016年,中国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累计达1705项。
在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19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十年评估报告称,该《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具备了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
据最新出炉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十年评估报告介绍,自200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该《纲要》十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事业迅速发展,成效显著。知识产权在激励创新创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
——知识产权拥有量大幅增长,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2007-2017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8.4万件增至135.6万件,居世界第三位;有效注册商标总量从235.3万件增至1492万件;著作权年登记量从15.9万件增至274.8万件;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数量大幅增长。
——知识产权运用成效显著,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一批高价值核心知识产权,有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知识产权促进品牌经济、特色农业发展和文化繁荣;知识产权运用新模式不断涌现。
——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中国基本建立起符合国际通行规则、门类较为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全面强化,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保护及时性不断提高,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正在形成“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格局。
——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取得突破性进展。重新组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职责整合,中国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更加集中高效。
——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截至2018年3月,全国76所高校设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主营业务为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超过2.6万家,年营业收入逾千亿元人民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初见成效,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总量超过15万人。
——知识产权对外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中国知识产权对外合作与交流机制、重要双边机制不断完善,积极推进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机构合作机制;2007-2016年,中国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累计达1705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