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实验场不一般!地震孕育的奥秘或从这里开启
去年的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我国宣布在川滇地区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并广泛欢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参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研究合作。
时隔一年后,5月10日,中国地震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总体情况和一年来的进展。究竟什么是地震科学实验场?它将给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带来哪些助力?听小编给你捋一捋——
Q:为什么要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有数据显示,我国大陆年平均发生20次5级以上地震、4次6级以上地震,平均每3年发生2次7级以上地震,平均每10年发生1次8级以上大地震。本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24次8级以上地震,其中仅有的3次大陆8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我国及边邻地区。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高度聚集、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地震灾害的敏感性和易损性越来越高,地震灾害风险更加不容忽视。”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说。
现代地震学创始人之一的伽里津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可以把每个地震比做一盏明灯,它点燃的时间虽短,但却能照亮地球内部。”
地震科学由此应运而生,它以观测为基础,且地震孕育、发生和致灾的过程十分复杂,既需要室内的研究,更需要野外的观测和验证。
郑国光表示,建设地震科学实验场,能够集野外观测和室内研究于一体,系统开展科学研究,是地震科学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Q:实验场为什么选在川滇地区?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所长吴忠良解释称,原因有三点:
一是川滇地区位于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东缘;邻近“喜马拉雅弧东构造结”;有压缩、剪切、拉张各类断裂系统;既有板缘地震,也有板内地震。
二是该区域的地震很活跃,由于当地位于南北地震带南段,历史上5级、6级、7级、8级地震均有发生。
三是川滇地区地震灾害严重,本世纪以来地震伤亡人数超过全国地震伤亡总人数的98%。
专家表示,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范围从川甘交界到云南南部,该区域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强烈变形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具有长期的观测资料积累,是开展地震科学实验的理想场所。
Q: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特色是什么?
实际上,世界发达国家对于科学实验场的建设早有布局。而我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与南加州地震中心(SCEC)、日本东海地震预测实验场等国际先进实验场相比,主要差距表现为三个方面:科学观测的分辨度不够;基础探查的现代化程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不够。
为此,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还充分借鉴前苏联、美国、日本、土耳其等国内外各类地震实验场建设经验,在科学内容上,既注重地震孕育发生规律探索,又考虑工程抗震应用,是世界首个研究“从地震破裂过程到工程结构响应”全链条的地震科学实验场;
在研究对象上,是国际上现今唯一针对大陆型强震进行系统研究的地震科学实验场。
布设在大理宾川的气枪震源发射台
Q:未来,实验场将承担哪些使命?
#p#分页标题#e#2017年,我们中国地震局提出了到2030年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之列的目标,发布了地震科技创新工程,提出了“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四项科学计划。
透明地壳:着力探索地震孕育的环境问题
解剖地震:着力探索地震发生的机理问题
韧性城乡:着力探索地震致灾的机理问题
智慧服务:着力探索地震科技的产品问题
郑国光表示,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是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将针对大陆强震,利用现代化的立体观测台网,实现多学科的高精度、高密度观测。
通过开展野外观测和实验,致力于破解从地震孕育发生到地面振动以及建筑物破坏的全链条防震减灾科技问题,并对具有防震减灾实效的科技成果进行应用试点示范,以实现推进地震科技进步和地震灾害防治的目标。
Q:一年来,实验场建设成效几何?
在中国地震局全力推进下,一年来实验场建设进展顺利。近期,《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科学设计》已通过权威论证并予以发布,确立了实验场的科学目标、科学思路和研究重点。
目前,在研项目近60个,在实验场新增观测站360个,已经积累一批观测数据。美国、俄罗斯、埃及、亚美尼亚、阿尔及利亚等13个国家参加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科学实验场也被列入2019年“一带一路”地震减灾合作协调人会议计划,成为“一带一路”地震减灾重点内容。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单位的17个专家团队已经开始科研工作。
郑国光说,下一步,将继续加快实验场建设。未来3年将建成多口数百米至1000米的地震井下观测台阵,探索开展数千米深井观测试验和穿透地震活动断层的科学钻探,获取更丰富的地下结构和介质观测数据;
实验场将建设分布式的数据中心、仪器运维中心,建立数据共享合作机制,开放基础观测设施,为科研团队提供观测仪器、野外观测服务和数据信息共享;
通过在试验场区开展科学研究,将发布国际一流高分辨率壳幔精细结构、地震活动断层分布和重力、地磁、地壳运动等地球物理场变化图像,产出一批地震孕育发生和地震风险评估的相关科学模型及应用示范,形成新型业务能力,推动实现防震减灾工作从技术型向服务型转变。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