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高级技师翟长青:自主创新36年获14项国家专利

网络 刘洋 2019-05-13 16:17  阅读量:9991   

  (爱国情 奋斗者)中铁高级技师翟长青:自主创新36年获14项国家专利

  中新网合肥5月13日电 题:中铁高级技师翟长青:自主创新36年获14项国家专利

  作者 刘鸿鹤

  在安徽省肥西县一处架梁工地现场,中铁四局八分公司的高级技师翟长青正在为900T运架桥机进行安全检查,而他参与研制的中国第一台450T及900T运架桥机和CPG500铺轨机,被业内人士比喻为“中国实现高铁跨越的起跳板”,让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然而在翟长青的印象中,之前的铁路却并不是这样。

正在施工的JQ550型架桥机。中铁四局八分公司供图

正在施工的JQ550型架桥机。中铁四局八分公司供图

  “以前坐火车,一个是速度特别慢,一个是人特别多,车厢里特别拥挤,空气也不流通,出差的时候经常是从头到尾‘一站到底’”。翟长青说,“2005年,中国的高速铁路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现在出差不管是从速度上,还是从舒适度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中国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到一个高速、快捷、便利地出行。”

翟长青(右二)在实验室为徒弟讲解电路检修。中铁四局八分公司供图

翟长青(右二)在实验室为徒弟讲解电路检修。中铁四局八分公司供图

  1981年,翟长青从湖北省襄樊市技工学校毕业,后进入中铁四局八分公司工作,开始与铁路建设朝夕相伴,这一干就是36年。建设初期,铁路的铺架装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些针对日本和西欧各国国情研制的设备,在面对地形地质、环境气候复杂多样的中国来说,无疑给铁路基本建设带来了很多困难,尤其是在现代化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时候,这些引进的设备,常有“水土不服”的症状。为了适应中国铁路建设发展,翟长青在2000年4月参与并研制了中国第一台CPG500铺轨机。

翟长青(右一 )与徒弟在实验室做试验。中铁四局八分公司供图

翟长青(右一 )与徒弟在实验室做试验。中铁四局八分公司供图

  “CPG500铺轨机一般应用于有砟道床上,原来我们国家的有砟道床,都是用小铺轨机,每次铺设的长度只有25米/节。CPG500铺轨机研制成功后,我们可以一次性铺设500米,而且枕木也可以同时铺设完成。”翟长青说:“这个铺轨机大大提高了工作功效,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并且在研制过程中,我们也掌握了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

翟长青(左一)在施工现场。中铁四局八分公司供图

翟长青(左一)在施工现场。中铁四局八分公司供图

  心中的梦想,让翟长青为改进和自研设备提供了近乎无穷的动力。他在多年的维修保养的工作中,针对进口原件价格高、供货期长、修复难度大等特点,对设备中的部件敢于替代、优化和改进,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他研制中国自主设备积累了宝贵经验和知识储备。

翟长青(左一)在施工现场询问设备情况。中铁四局八分公司供图

翟长青(左一)在施工现场询问设备情况。中铁四局八分公司供图

#p#分页标题#e#

  2006年,合宁高铁焊轨施工时,价值几千万的进口设备GAAS80焊机出现故障,赶到现场的翟长青通过传感器信号不稳定的检测,判定问题出在主机集成电路主板上。经过沟通得知,想让机器正常工作,就要从国外请专家过来,把主板换掉,但工期要一个月。是自己拆机检查,还是请国外维修人员?

  “当时心里特别着急,一个是工期耽误不得,另一个是外国人能修的,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修?”翟长青心里透露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立即向领导汇报:“我们要自己修理设备!”

  领导同意后,翟长青立刻带领维修团队打开主机,仔细检查,找出一个小的电子元件——电容器坏了。“当时我就在合肥花了几块钱买了一个新的,焊上以后机器就正常运转了,我们排除这个故障只用了半天时间。”翟长青说。

  在中国高铁飞速发展的这十几年间,翟长青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还修过美国、德国、日本等来自世界各国的设备。他不仅是中国铁路发展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虽然在他奋斗的这36个年头里,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和14项国家专利,但他并未停止前行的脚步。

  “我希望把这近40年的工作经验系统化、书本化,整理成为课堂上能讲、工地上能实践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建设者。”翟长青说。

  目前,翟长青利用自身优势,以“传、帮、带”的方式,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成果项目讲座、新技术交流、翟长青劳模工作室工地课堂、岗位实地培训等活动,为铁路建设事业培养技术骨干141人。

  “我觉得科技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开放的思想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是我们国家现在高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翟长青认为,国外的先进技术我们要学习,但也要勇于挑战自己,把学来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创造我们自己的新技术、新设备。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仅有2.2万公里,时速只有43公里,直至2008年8月1日,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实现了中国列车的“陆地飞行”。中国用十几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和日本半个多世纪走过的路。在这个过程中,数以百万计的中国高铁人,在高校实验室、工厂车间、新线建设工地、崇山峻岭奔波劳碌,他们共同托起了“中国高铁”这一闪亮的名片。(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