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海洋所2项成果入选中科院改革开放四十年
中科院海洋所2项成果入选中科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海洋所“科学号深远海综合探测体系”及“海洋生态牧场研究与示范”两项成果成功入选。
一是“科学”号深远海综合探测体系。
2012年9月,海洋所建成“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具有全球航行能力及全天候观测能力,是我国综合性能最先进的科考船。以此为核心,构建了国际一流的深远海综合探测体系,突破我国深海探测与研究领域技术与装备瓶颈,使我国深海探测与研究能力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引领我国新一代科学考察船建设,带动我国海洋装备技术体系发展,显著提高我国深远海探测与研究能力,为我国经略海洋和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荣获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二是海洋生态牧场研究与示范。
针对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海洋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突出问题,海洋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出在近岸海域实施“海洋农牧化”的创新思路,在山东胶州湾和广东大亚湾进行了试验示范,重点围绕鱼类、对虾、海参、贝类、藻类等优势水产经济种类,开展优质新种质创制与健康养殖技术研发,建立海湾型、岛礁型等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洋生态牧场模式,为实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产业升级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其中,“海湾扇贝引种、育苗、养殖研究及应用”获199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在此基础上,海洋所持续创新海洋生态环境构建关键技术与设施,制定了海洋生态牧场建设标准,实现了海洋生态环境从局部修复到系统构建的发展、生物资源从生产型修复到生态型修复的发展、资源环境从单一监测评价到综合预警预报的发展。2015—2017年,在大连、唐山、烟台、日照等地建设了5个海洋生态牧场示范区,应用示范推广面积达45.6万亩,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系统更趋稳定,核心区多保持在一类水质,经济生物种类增加29%—46%,资源量增加2倍以上,渔户平均年收入由5万元提高到11万元,经济效益突破55亿元,推动了海洋渔业的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