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根:智能制造要敢于闯入“无人区”

网络 王林 2019-05-30 13:41  阅读量:17371   


 
李培根:智能制造要敢于闯入“无人区”  
 

灵动科技物流车“小白”精准地为主持人递上话筒;拥有超强防丢失功能的智能登机箱轻松绕过障碍,自动跟随另一位主持人上台。

近日,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人机无缝协作的开场秀博得阵阵喝彩。

如今,智能无处不在,智能制造在中国尤其火热,国内已经涌现出一批智能制造的“示范企业”。尽管已经有众多企业在实施智能制造,但恐怕少有人真正明白智能制造的真谛。

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关键到底是什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看来,企业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过去的创新多半是“增量”创新或跟踪创新,未来要走向基于对市场尚不存在的、也不知道的需求之想象做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

“也就是说,政府也好,学界也好,工业界也好,更多的需要关注怎么供给新需求、创造需求。创新的两翼除了需求翼,还有想像翼,想像世界上还不存在的东西。”李培根表示,从创新与需求的角度看,产业创新要从强调适应、满足需求转向鼓励供给、创造需求为主。

李培根也提出了数字智能时代的若干创新思维,首先就是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融合,例如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把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到电梯维修上;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把混合现实技术(MR)应用到骨科上等等。在他看来,未来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AR、MR等技术将在更多的场景得到应用。

而对于很多制造业而言,智造商和客户的融合至关重要。“融合的第一点就是我的产品怎么去满足用户的存在感,吸取用户的意见、想法。”李培根说,海尔公司在这方面就颇具代表性,“过去,冰箱、空调、洗衣机等都是大批量生产,产品开发时不去管用户,现在,他们改变了开发模式,就是先做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后再制造,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会不断地跟用户交互。”

人与机器的融合也是未来发展很重要的方向,“我们现在谈机器人,就是机器人和人协作。对于和人协作的机器人,大家说机器人是不是更简单一些,恰恰相反,越是强调跟人协作,对机器人的要求越高,因为机器人要明白人的意图,这需要他有更强的智能。”李培根说。

在他看来,智能制造要超越固定的模式,因为实际工程问题中很多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因此我们要超越模型,甚至通过大数据、深度学习而不需要模型。另外,也可以通过数字智能技术去发现这个模型更精确的参数等等。

“我们需要超越人类思维去思考未来一些工程问题。”李培根认为,人工智能系统可能具有非人类思维,“阿尔法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怕的不是阿尔法狗的人类思维,可怕的是他的非人类思维。它告诉我们,AI的非人类思维是值得我们学习,而且他有可能为我们以后去解决很多工程问题。”

“我们要超越常规的创新组织逻辑,比如开源,仔细想一想,开源在世界上已经好多年,但是在中国,可能是中国文化的问题,我们到现在开源还有很多人没有适应。”李培根强调,“中国的智能制造不能够仅仅去跟踪关键技术,供给需求、创造需求是更高层次的创新,我们要敢于去无人区,中国需要更多的企业家以及技术人员进入无人区,数字和智能技术的空间有很的无人区值得我们去闯荡。”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