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6000”深海机器人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
在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支持下,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单位自主研制的“海星6000”深海科考型缆控水下机器人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昨天(10月26日)顺利返港,也创下了我国缆控水下机器人下潜的最深纪录。
在为期26天的海洋科考中,“海星6000”缆控水下机器人顺利完成了1000米、2000米、4000米、6000米多个深度等级共计9个潜次的综合科考任务。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主任 李智刚:利用该型水下机器人,不仅在海底冷泉区进行了生物取样和原位观测,而且获取了总重量达400多公斤的海底岩石,单体岩石最大重量达61公斤。大强度连续的作业,进一步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在10月16日开展的6000米级潜次中,“海星6000”在海底工作3小时,完成了6000米近海底航行观察、生物调察、泥样和水样采集、模拟黑匣子搜索打捞、标识物放置等,最大工作深度6001米,创造了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最大潜深的纪录,也将为我国深海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