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尖刀连”如何率先突围?
10月23日,中国科学院机关最大的一间会议室里人挨着人,要是来晚几分钟,可能连座位都找不到。
会议室里坐着的,可能是中科院最为精锐的科研“部队”——20个卓越创新中心的负责人,带着各自中心的建设经验和阶段成果,在这里进行分享和交流。
卓越创新中心被誉为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中的“尖刀连”,中科院对其寄予厚望。这也让现场的气氛颇为严肃,每个人都知道,今天开的,绝不是那种一团和气、其乐融融的学术会议。
卓越中心 追求卓越
2014年,在“率先行动”计划的框架下,中科院启动了科研机构分类改革计划。该计划提出,在中科院下属的研究单位,按照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等四类类型,对现有科研机构进行分类改革。
其中,卓越中心的建设瞄准基础科学的前沿方向和重大问题,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择优支持一批有望5~10年达到国际一流的创新团队。同时,卓越中心还需要结合中科院3所大学的建设,推进科教融合、教研相长、协同育人方面的相关工作。
这当然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不过,在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高鸿钧看来,卓越中心筹建以来,在科学家们共同努力下,各中心统筹协调项目、平台、人才等资源,还是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例如首批成立的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几年来凝聚产出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科研人员提出了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时代与方式的新模式,改写了国际上的传统认识;还取得了青藏高原古高度的新认识,深化了“走出西藏”的理论等。
而在大气污染形势最严峻的2012~2013年成立的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则在几年里承担了各种重大及人才项目80项,8份政策建议得到政府采纳。“这两年大气污染形势明显好转了,我想我们这个卓越中心,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贺泓说。
蒲慕明那里,没有“铁饭碗”
“要建设好卓越创新中心,体制机制怎么设计,特别重要。”
贺泓的体会,许多卓越中心的负责人都感同身受。
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可能是20个卓越中心中学科交叉最多、涉及单位最多的一个中心,它由中科院院内18家单位、院外21家高校、医院、企业共建而成,从脑科学的基础研究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跨度非常大。
“大家的领域相差非常大,用的语言不一样,过去的背景也不一样,交流也非常困难。”该中心主任、中科院外籍院士蒲慕明坦言,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心有一个很大的任务,就是去推动科研人员的融合。
针对这些实际问题,中心设计了一系列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制度,如启动了双导师研究生制度,研究生必须在两个领域的实验室各呆3~9个月,两个导师同时指导一个合作项目;中心成员每年需要在其他共建单位“蹲点”两个星期以上,工作内容包括开课、讲座和实验,为青年人才创造良好的科研交流平台和氛围。
同时,中心还改革了评审、晋升机制,连续两年评估得到第三档的人暂停津贴,要求其进行整改。“这种进退机制是为了防止有人进来之后出不去,而新人又进不来。”蒲慕明说,“考核标准也不是看你出了多少篇论文,而是看你对学科有没有重大贡献,对交叉融合的推进有多少投入。”
对于这样的做法,中科院副院长张涛也表示赞同。在他看来,既然卓越中心要做成“尖刀连”,规模就不能贪大,方向要少而精。“对于卓越中心,不主张‘摊大饼’。中科院不会再去量你‘青藏高原’的面积有多大,而是要看‘青藏高原’上能冒几个尖尖,希望能再出现一些‘珠穆朗玛’。”
“‘尖刀连’就得准备有牺牲”
截止到2018年9月,中科院已正式筹建了20个卓越创新中心,其中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中心等13个中心已进入正式运行阶段,而生态环境科学卓越中心等7个中心也已处于筹建待验收阶段。
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听完全部20个中心的报告后认为,这些卓越中心代表了中科院在基础前沿领域最精锐的力量,几年来,它们初步完成了中科院机构改革的初衷,面向基础前沿科学,出了成果,也出了人才。
多年前,美国科学家曾开展过一项分子子学的基础研究项目,由于难度太大,最后失败了。但参与这个项目的科学家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倒一直活跃在科学界,有的成了很有名的教授,有的还担任了大学校长。
这个案例让侯建国印象深刻。他坦言,在中国,虽然大家都在提宽容失败,但深究起来,真正“失败”的项目却很少,一些项目从定目标开始就“留一手”,以确保验收时一定能够合格。
“其实,基础研究是有风险的,而且越是重大的科学问题,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他说,“中科院的卓越中心既然要做‘尖刀连’,就意味着要打攻坚战,要去硬碰硬,要准备有牺牲。”
侯建国希望,各个卓越中心都能瞄准科技前沿,加强重大科学问题和目标导向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可以去提出一些看上去有可能失败、或者做不成的题目,“我们会对这些项目在条件和人员给予特殊的考虑和支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