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传统行业 AI进入开花结果最好时期
赋能传统行业 AI进入开花结果最好时期
“当下AI正在进入‘AI+’时代,AI技术应用已经开始为传统行业赋能,这是AI开花结果的最好时期。”台上演讲人话音刚落,台下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一幕发生在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礼堂内,台上演讲的是创新工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台下坐着600多名来自国内外的大学生,这个暑假,他们接受了来自李开复、张潼、周志华、吴恩达等人工智能“大牛”导师的AI课程培训。而当天,是他们展示学习成果以及结业的日子。
经过4周的密集培训,这些学生共计完成了由22家企业发起的50个AI实践课题,他们构造了全新的模型来探索用AI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方法,比如“AI识别车辆损伤”“AI金融风控”“宠物健康状态评价AI”等。作为导师,李开复对学生们的作品十分满意,“现在,AI技术人才要把技术带到真实世界中,与行业需求对接,带来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而他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AI与行业对接成了这次李开复强调的重点。据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AI将在全世界创造出100万亿人民币的GDP增量,李开复表示,其中绝大多数都会来自AI对传统产业的赋能,“这会给传统企业带来5%~10%的利润增加或成本节省。”
他总结了人工智能发展至今的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人工智能公司只拥有AI技术,靠“卖技术”来获利,技术和产业之间有明显距离;到第二个阶段,是人工智能B2B(企业对企业)阶段,“只做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不够,还要把相关技术做成行业解决方案和产品”;而现在,进入到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行业的阶段。李开复认为,这个阶段将会释放大量的商业机会和人才成长机会,对于从事AI相关研究和工作的人来说千载难逢。
目前,人工智能在安防、金融等领域已经有了较广泛的应用,创新奇智首席技术官张发恩判断,下一个“AI+”的重要领域是制造业。
“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善,但很多在具体环节上连信息化都没做到,更别说智能,这里面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应用‘AI’。”张发恩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让工业变得智能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这也是创新奇智未来要发力的重要赛道。
他举例,目前,国内很多工厂应用机械臂和机器人进行辅助生产,但这不是真正的智能。这是通过编程来实现的,要求工件、待操作的物件全是严丝合缝的,这会导致应用场景不够广泛、产线设计复杂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就是泛化能力很强”,他说,AI不是一个死板的程序,它会自动学习然后进行判断,这才是智能。
对于这次学生们的作品,张发恩评价其创意非常新颖,很多地方也具有商业价值与商业应用场景,但距离真正实现商业落地还比较远。商业落地意味着要给商业产生价值,张发恩称,这里面要考虑数据量、成本、指标等多种因素,“今天许多项目展现的还是算法层面。”
“这也是目前行业的现状。”创新工场首席技术官、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进一步补充,AI和垂直领域在商业化方面应如何结合,如何满足具体行业的需求,深入行业之后如何产品化及盈利等问题,是当前AI应用的难点,市场上很多企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另外,王咏刚还提到了技术的成熟性,“如果说AI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像人脑一样思考运作,而目前则还处于早期阶段。”他说,技术不是神话的东西,技术有很多做不到的方面,算法也是。“炒作噱头与概念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落地场景里踏踏实实走,AI才有未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