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可替代脑脊液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 林晓舟 2019-08-31 00:35  阅读量:12332   

 
国际上首次比较同一患者血液和脑脊液发现:  
外周血可替代脑脊液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近日,记者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获悉,该院神经内科主任贾建平团队在外周血中找到了等同于脑脊液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效力的生物标志物,为AD临床症状出现前精准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Alzheimer’s & Dementia)。

近几年,外周标志物的研究一直是AD领域的热点问题。因为在AD发生症状前的15~20年内,人脑内的Aβ和Tau的病理生理变化就已经发生,如果能够在症状出现前及时发现这种变化,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于降低AD发病率与患病率至关重要。

此前,外周标志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脑脊液中Aβ和Tau的研究,因有创,不宜广泛开展。外周血作为AD诊断标志物,创伤小,易取样,适宜广泛开展,但敏感性较低。

如何在外周血中找到更敏感的标志物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难题。鉴于此,贾建平团队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的第一阶段为发现阶段,纳入了北京地区的受试者,第二阶段为验证阶段,纳入了贵州、山东、河南、吉林、内蒙古、广西和河北省的受试者。

“因为研究需要对同一受试者的外周血和脑脊液进行系统观察与对比,给研究带了巨大挑战和困难。”该论文第一作者、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贾龙飞表示,研究利用Western Blot、ELASA、免疫共沉淀和透射电镜等实验做了详尽的生物学验证。

结果显示,在外周血神经源性外泌体中,AD患者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和对照相比,Aβ42、T-tau和P-tau水平均具有显著差异,能够清楚对三者进行区分。而通过对外周血神经源性外泌体和脑脊液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团队发现,神经源性外泌体中Aβ42、T-tau和P-tau的水平与其在脑脊液中的水平高度相关,这表明外泌体生物标志物可能反映了大脑的病理生理变化,等同于脑脊液的诊断效力,可用于诊断AD。

此外,该研究还计算了外泌体和脑脊液中Aβ42、T-tau和P -tau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显示出显著高的曲线下面积(AUC)。通过分析比较AD /轻度认知障碍的AUC,研究者发现外周血神经源性外泌体和脑脊液中的Aβ42、T-tau和P-tau是诊断疾病的有力依据。

据悉,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比较了同一患者个体血液和脑脊液外周标志物的诊断效力,发现外周血中外泌体的生物标志物诊断效力在AD诊断方面等同于脑脊液。这也是我国学者在AD外周标志物诊断方面发出了“中国声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