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中国核电安全发展“成绩单”
数说中国核电安全发展“成绩单”
中新社北京9月3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日发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白皮书全面公布核电站及其他核设施安全、放射性废物安全、核技术利用安全、核安保、辐射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成绩单”,呈现了中国持续保持高水平核安全的全貌。
——长期保持良好的核安全记录,核电安全水平居世界前列。
截至2019年6月,中国大陆47台运行核电机组、19座在役民用研究堆和临界装置、18座民用核燃料循环设施、2座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保持良好安全记录。未发生过国际核与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2级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11台在建核电机组质量受控。在近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同类机组综合排名中,80%以上指标优于世界中值水平,70%以上指标达到世界先进值。
——对放射源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核技术利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白皮书称,截至2019年6月,中国在用放射源142607枚,各类射线装置181293台(套),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共73070家,放射源和射线装置100%纳入许可管理,废旧放射源100%安全收贮。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持续降低,由20世纪90年代的每万枚6.2起降至目前的每万枚1.0起以下,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按照最严格标准对核材料实施管制。
白皮书称,按照国际最新标准开展新建核设施的核安保系统建设,投入数十亿元(人民币)专项资金改造升级原有核设施安保系统,安全防范能力大幅加强。迄今为止,未发生核材料被盗、丢失或非法使用事件,做到了核材料“一克不丢、一件不少”。
——建成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和核与辐射应急监测“三张网”,实现辐射环境全覆盖全天候监控。
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国家级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共有1501个监测点,包括167个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328个陆地点、362个土壤点、477个水体点、48个海水点、85个电磁辐射监测点、34个海洋生物监测点,并建立46套重点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和食品放射性物质监测点。
——快速响应、妥善处置各类辐射事故。
白皮书称,中国组建300人的国家核应急救援队和25支专业救援分队,设立8类国家级核应急专业技术支持中心,建立3个核电企业核事故快速支援基地,建有核辐射损伤救治基地17家,定期开展核应急联合演习,提升核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
——建立系统完备的法规标准体系。持续强化核安全法规标准建设,实现了核能开发利用安全监管全覆盖。
截至2019年6月,中国颁布《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核材料管制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9部,发布部门规章30余项和安全导则100余项,制定核安全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0余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文件200余个。(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