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水水循环对被子植物的调控作用
研究发现水水循环对被子植物的调控作用
近期,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张石宝团队对被子植物适应波动光强的光合调控策略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水水循环在波动光强下的重要调控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分别发表于《环境与实验植物学》《植物科学》和《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学报—生物能源学》。
根据光合作用理论模型,环式电子传递和水水循环这两种替代电子传递途径都可以保护被子植物的光系统I活性免受波动光强的损伤。一直以来,环式电子传递介导的跨类囊体膜质子梯度的形成被认为是被子植物适应波动光强的主要调控机制,但关于水水循环在被子植物适应波动光强中的调控作用鲜有报道。
研究团队在对模式植物拟南芥的研究中发现,在光强突然增加的前20秒内,叶绿体并不能建立充分的跨类囊体膜质子梯度,进而导致过剩的电子从光系统II传递到光系统I,引发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并造成光系统I损伤。虽然光系统I反应中心的过度还原会激发环式电子传递,但这仍然无法避免拟南芥光系统I发生损伤。由于拟南芥的水水循环活性很低,这一结果仍然不能排除水水循环在波动光强中的调控作用。
基于前期在华东山茶中发现水水循环是其适应强光胁迫的重要策略,研究人员对华东山茶开展了进一步研究,发现水水循环能够快速将光系统I处过剩的电子传递给氧气以解除光系统I的过度还原态,进而保护光系统I活性免受波动光强的损伤。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波动光强中,水水循环是一种比环式电子传递更为高效的光保护策略,这一新机制随后又在景天酸科植物落地生根中被证实。
然而,水水循环这一保护策略存在种间差异。例如,在对野生高盆樱桃的研究中发现,水水循环的作用并不明显。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被子植物适应波动光强的光合调控策略存在多样性与复杂性。
论文相关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8847218318148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894521930493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527281830670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5272819300398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527281930118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