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研讨光催化技术产业化
10月11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力学院等承办的第十六届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在沪举行。中科院院士邹志刚、赵进才和等上海力学院校长李和兴等专家表示,我国光催化技术理论基础研究水平已居世界前列,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市场需求呈几何级增长,特别在产业化应用上需要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与推广。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期间,包括上海万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等一批来自我国太阳能光化学、光催化及太阳能池科研领域领军企业和前沿工作者齐聚上海,全面展示中国太阳能光化学、光催化和太阳能池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 深入探讨机遇、挑战及未来。
当天,上海师范大学与上海万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上师大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将与行业领军的万铭科技开展光催化相关技术产学研合作,共同实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推进,为国家绿色环保事业贡献力量。此次签约更是标志着这项绿色环保的新技术首次走出了实验室阶段,在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中发挥效用。
在建筑的外表涂上光催化剂,可以保持建筑外立面历久弥新,浦发银行大楼、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局部试点)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已经率先尝鲜,有效解决外立面反复冲刷清洁的难题;绍兴国际马拉松冲刺路段,周围建筑外表全部涂上光催化制剂,释放新鲜空气,组委会选择”光催化”科技为健儿的冲刺保驾护航……
灰霾问题成为不少地区的困扰,环境问题成为发展之困。其中,大气环境问题最为突出。在城市部分柏油马路路段涂抹光催化试剂,已经开始了悄悄试点,有效防止建筑外墙清洗剂对建筑物外墙的侵蚀和对土壤河道的二次污染问题,针对城市空气扬尘、汽车尾气、PM2.5等环保问题,中国的科技工作者用新科技,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是什么样的新材料新技术有这样功效?今年5月,中国科协组织遴选60个代表我国科技领域 “硬骨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其中光催化材料入选先进材料领域。光催化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光催化剂在长波紫外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合作用”,产生氧化还原能力可以净化污染物、杀菌、除臭,该技术在环境和能源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
上海万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俊玮表示,每200平米的光催化建筑物外墙具有14棵白杨树的空气净化能力,这项新科技未来应用非常广泛。
与会专家表示:光催化技术作为复合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是指光催化剂在光的照射下,通过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使催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早在1967年,日本的藤岛昭和本多健一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关于二氧化钛光极与铂极组成光化学体系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使水分解为氢和氧的论文,1976 年 Carey等报道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法用于水中PCB化合物脱氯去毒的成功结果后,开辟了半导体多相光催化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
中科院院士邹志刚表示,这项技术目前主要在环境光催化与能源光催化领域加以应用,主要解决如何分解空气、水中、建筑外表面中有害的有机物,降低空气中PM2.5等的含量等。
“这项技术的应用与百姓生活中的水、空气、家居等都密切相关。”中科院院士赵进才说,“如光催化外墙自清洁涂料可有效分解空气中甲醛等有害有机物,实现建筑物外墙自清洁、抗老化、净化空气抑制PM2.5形成;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器中的使用,可以有效去除甲醛、苯系物、TVOC等,光催化纤维可有效降解水中的COD、BOD5的含量等等。”
光催化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研究热度从未降温,但受制于技术极限和研究投入,真正的光催化产品却寥寥无几。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让这项高新技术尽快服务百姓生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资源化学国际合作实验室与上海万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手开展校企合作,将在外墙、橡胶和地砖自清洁膜的相关技术、空气净化领域、研究生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
据悉,万铭是新落户在松江G60科创走廊的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制剂及其光催化建筑外墙用自洁净化涂料、室内新风净化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工程应用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致力于新型高效环保光催化科技成果和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开发,其中建筑物外墙自清洁涂料从源头上解决了建筑外墙清洗剂对建筑物外墙的侵蚀和对土壤河道的二次污染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2018年公司列入光催化技术中心,松江区G60科创走廊企业科普教育基地。公司已引进和打造(集教授、博士、硕士等)高端智力人才团队,公司拟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