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魔咒,在世界屋脊种树
■茆京来
美丽又神秘的那曲市坐落在青藏高原腹地,位于唐古拉山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是长江、怒江、拉萨河、易贡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那曲作为我国五大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羌塘聚宝盆”的别称,这里不仅有6.32亿亩的草原,还有丰富的天然饮用水、清洁能源、藏医药、野生动植物等多种资源。
万里羌塘,皑皑雪山,晚霞似锦,繁星如织。那曲有着最美丽的蓝天、最圣洁的雪山、最干净的空气和最纯净的水源,在层云涌动间,人们很容易融入大自然之中。美丽的那曲却没有多少游客,高达4500米的平均海拔,让这里空气的含氧量只相当于内陆地区的48%,大多数人都难以适应。“美得让人窒息”这句话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那曲在国内已小有盛名,不仅因为这里是我国成立时间最短、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地级市,更因为这里曾是我国唯一没有树的城市。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由于那曲没有树,鸟雀无木可栖,只能如老鼠、兔子一般住在洞穴里,也算是一件世间罕见的生态奇观。
那曲人选择世世代代在这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休养生息,繁衍子嗣,可他们的孩子没有在树荫下乘过凉,没有爬过树,只能在图片上看看树是什么样子。他们对于树木的渴望,是常人感受不到的。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曲就流传着“种活一棵树,政府奖3万”的说法,后来当地政府又将种活一棵树的悬赏金额提高到了10万元,然而几十年过来,一直无人能够领奖,无数专家前赴后继,却没有一人能得偿所愿。“今年种树明年死”已经成了那曲人心中的常识,而在那曲地区种活树,也已经成了世界级难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曾指出,“那曲的自然植被在东部地区是以嵩草为主的高寒草甸,西部是以针茅为主的高寒草原。这是自然地带性规律决定的。而且青藏高原的森林分布最高只能到海拔4100米。在海拔4500米的那曲地区大面积种树不可能成活”。
根据几十年的种树经验,专家们总结出了在那曲种活树的五个难点:一是气候干燥风沙大,树苗难以扎根,经常一阵大风过后,树苗就被“风干”了;二是土壤多为高山草甸砂石土,难以保水保肥,为树木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三是紫外线强,地温低,树木成长易出现“生理性抽干”;四是没有绝对的无霜期,树木易遭冻害;五是昼夜温差大。
从1998年开始,那曲的林业技术人员就在当地农牧局院内建立了面积为2亩的第一处植树试验基地,从阿里地区引进树苗,试种树种为高山柳、水柏枝、沙棘、阿里班贡柳等, 但成效甚微,第二年基本全部死亡;到了2000年,试验所种的树木在第二年处于半死半活状态;直到2008年,那曲地区加大了资金投入,通过提升技术、引进树种等多种方式改良试种实验,试验所种的高山柳长到了3米,成活率也达到了80%,终于打破了树木不成活的历史;到了2017年,试验所种的树木成活率已经能够达到98%,并于2018年进行街道试种。
实践表明,“乡土树种”的成活率以及适应性都会更加优秀,因此对于那曲种树试验来说,选择的苗木是不是适合当地气候,引种后能否进行本地驯化,是能否成功的两个关键环节。根据高寒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近几年的试种结果,那曲种树试验在树种方面选择了以适应高寒地区的高山柳为主,其他耐寒、耐旱、耐盐碱的云杉、樟子松、俄罗斯沙棘为辅,而在本地驯化过程中使用了有高山草甸土、营养土、沙子和已发酵的羊粪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的客土。今年5月已有600多颗适应了那曲气候的“乡土树种”,严格按造林技术规程采取高山柳、云杉、樟子松交替配置模式进行街道试种。
科技种树让那曲看到了希望,而千年无树的尴尬境况也有望得到改变。多年来那曲种树的数据不仅记载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探索,也是那曲人与恶劣自然环境不懈抗争的真实写照。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必须科学认识自然并尊重自然。在那曲地区种树,除少量附加很多条件的人工种植树木以外,短时间内很难在自然条件下实现大规模种植,对于那曲来说,种树更多的是生态研究的尝试,是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努力,是“人定胜天”精神的体现。
那曲的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本身就是一种稀有的、独特的、美丽的自然资源,是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致力于科技种树的同时,更需顺其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用心呵护千年来一直养育着这方水土的辽阔草原。
《中国科学报》 (2018-09-28 第4版 自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