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中国商业航天:创新卫星应用模式将是最大
从前出门必备的钱包现在已经被手机取代,因为移动支付几乎遍布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这让搞了一辈子航天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礼恒很是感慨。
“如果我们能够把空间信息服务做到这样,该多好。”12月17日,他在首届中国(台州)航天产业发展论坛上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做好空间信息的应用模式创新,一方面可以让百姓受益,更重要的是能够形成产业。”
应用模式创新:从事业到产业
统计显示,2017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3835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市场规模3085亿美元,成为航天领域经济贡献的主力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院长吴一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仅2018年,截至10月底,我国执行了30次航天发射任务,其中民营航天公司完成了5次。
而对于商业航天来说,卫星成功发射只是第一步。
“关键是怎么用好这些卫星。”王礼恒认为,要从应用上下功夫,包括技术开发,同时更重要的是模式创新,通讯、导航、遥感卫星怎么综合利用,怎么做到实时处理数据并将有用的信息传输到终端。
他相信,把卫星的应用模式创新做好,肯定会有很大的市场。
不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坦言,我国遥感卫星信息应用停留在“大事业、小产业”的局面,难以实现市场化和国际化。
我国遥感卫星的服务模式仍主要面向各行业的专业用户,主要包括国土、规划、水利、建设、海洋、气象等政府部门和公益性机构,高精度、快速遥感信息服务尚未服务到大众用户的手机等智能终端。
“以遥感信息大众服务为目标,发展我国商业卫星遥感系统,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实现卫星遥感从‘大事业’到‘大产业’迈进、壮大卫星应用产业的必由之路。”李德仁说。
商业模式创新:从特惠到普惠
要成为产业,就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
“光靠科学家和政府官员是做不到的,一定要结合企业家一起来做,才能做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发展成产业。这就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王礼恒说。
美国GPS产业的发展是最好的印证。美国最初建设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美军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随着冷战结束,美国政府取消了限制GPS系统定位精度的政策,GPS民用信号精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改善,刺激了GPS市场的大幅增长,显著推动了GPS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
“政府的‘手’用于创建产业发展环境,市场的‘手’用于推动产业发展壮大。”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说。
他表示,政府要认识到,“特惠制度”不是最优解。在健全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上,需要的是一套“普惠制度”,其核心是为了推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链条上各要素的良性流动。
此外,王礼恒还特别提到,商业航天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
“金融创新是要真正支撑航天产业的发展、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圈钱’。”他说,“一定要防止急功近利,一哄而上,着急上市,这肯定不行。上市只是一种形式,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形成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惠及民生。”
打破垄断模式:从竞争到互补
2015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3年来,深邃的太空被越来越多企业视为潜藏商机的富矿。
“商业航天的发展势在必行,这是不可阻挡的。”在王礼恒看来,国企会受到冲击,但也有好处,因为这种冲击实际上是一种竞争,通过竞争促进发展。
符合市场需求才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薛惠锋表示,企业要认识到优势互补能够齐发力。国企在平台、资源、体量方面的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便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民企在机制、管理、效率方面的优势,站在市场创新的前沿,善于捕捉用户需求,能够涌现出单项技术创新的成果。
尽管不少民营企业先后进入了火箭、卫星、测控、运营、应用等领域,但在王礼恒看来,现阶段还没有到调整整个格局的时候,毕竟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还在初期,“一方面依靠市场运作,另一方面要靠政府引导”。
“现在一说商业航天,很多企业都想发射卫星,这不是很合适。”他说,“商业航天的发展要引导,需要通过政策的研究、分析和制定,来引导商业航天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