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加强世界遗产地监测保护
新时期旅游地理学研究研讨会召开
专家呼吁加强世界遗产地监测保护
12月16日,新时期旅游地理学研究研讨会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地理所)召开。会上,专家呼吁要积极推动世界遗产地监测保护。
据了解,中国于1985年底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世界遗产》,至今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
在5年前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新疆天山”成功列入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名录,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研究员杨兆萍正是实现新疆世界遗产实现“零”的突破的带头人。她在发言中呼吁,对于世界遗产保护地,建议施行“保护开发,协调发展”的模式,即将核心保护的区域完全保护起来,在外围区域或精华景观等遗产保护区,在不破坏核心区域生物地态地貌景观等遗产价值和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旅游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和社区居民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地理学家郑度强调了世界遗产地监测保护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也表示,对于这些旅游胜地,不要搞“大开发”,要做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地表环境格局正在不断变化;地理科学及相邻学科的发展,使得我们对地表事件的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和演化情景更为精准。”中科院地理所所长葛全胜表示,这些变化,为旅游地理学研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据悉,中科院地理所于40年前组建了旅游地理学科组,1979年正式开展旅游地理学研究。至今,项目组已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近100项,参与了中国旅游业十五至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编制以及青藏高原等专项规划。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