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崩谷的坚守
天山雪崩谷的坚守
在连续的暴风雪中,中科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以下简称“积雪站”)迎来了2019年春节,这也是积雪站工作人员王海存一家在这里过的第19个年。
国道217和218线是连接新疆天山南北的交通命脉,在两条道路的交汇地段,正是积雪站所在区域。这里尚未通,没有手机信号,“年货是我媳妇的哥哥开车送来的,有些蔬菜和鱼。”王海存说。
由于山上只有这一家人,年味也不如其他地方那么浓重。对王海存一家来说,更重要的事情是每天将观测数据准确地传输到科研人员手中。大年初二一大早,与往常一样,王海存起床到院落中,观测气象站的11个气象要素,这样的气象观测每天进行3次。虽然积雪站逐年增加了更加精准的仪器,可以部分代替人力,但是雪深、雪层温度、密度等数据只能依靠人工测量。
积雪站建于20世纪60年代,位于海拔1776米的天山深处,这里冬季降雪频繁,雪期大于150天,附近共有64个雪崩频发点。出于现场工作的必要性,站址选在了雪崩最频繁的地方。在这里呆的时间久了,王海存也可以温度、雪的厚度等要素,判断出什么时候会发生雪崩。
除夕当天,这里发生了一次雪崩。王海存说:“这次雪崩离积雪站大约100米,造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堵车。路上没有手机信号,我们帮司机联系了推车,最终让大家都安全通过了这个路段。”
积雪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积雪雪崩研究站,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兰海的团队常年参与和主导雪害防治研究,为雪崩易灾区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科研基础。
“年底就能通了,以后的科研、生活应该会更加方便,我们也会继续坚守在这里”。王海存一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