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研城市大比拼,这匹“黑马”值得关注

网络 admin 2019-02-02 22:26  阅读量:6411   

 
 
全球科研城市大比拼,这匹“黑马”值得关注  
 

不久前,《自然》杂志推出增刊《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发布了全球科研城市前200强榜单。

数据显示,北京力压群雄,击败美国纽约、日本东京等城市,在全球200强榜单中继续蝉联第一,在其中3个子榜单中也排名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武汉近年来异军突起,在今年的全球200强榜单中排名19,在中国排名第4,科研产出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南京。

本期《自然》增刊也特别聚焦了武汉,介绍了这个中国中部城市在促进科研产出方面的一些经验。

何为“自然指数”

“自然指数”依托于全球82种顶级学术期刊(2018年6月之前为68种),统计各高校、科研院所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及作者信息。

其采用3种计量方法:论文计数(AC)、分数式计量(FC)和加权分数式计量(WFC)。

AC是指不论一篇文章有一个还是多个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国家或机构都获得1个AC分值。

FC考虑的是每位论文作者的相对贡献。一篇文章的FC总分值为1,在假定每人的贡献是相同的情况下,该分值由所有作者平等共享。

WFC为FC增加权重。

总榜单速览

今年的“自然指数”按照FC排出了全球科研城市200强榜单。

美国上榜城市数量遥遥领先,达到61个;其次是中国和德国,分别为25个和23个;英国位列第四,为13个。

全球科研城市大比拼,这匹“黑马”值得关注

上榜科研城市数量最多的10个国家

其中,入围的中国25个城市中,除北京继续位居榜首外,南京、武汉和广州成为后起之秀,科研势力表现不俗。

而西安未能进入中国科研城市前10强,让很多人深感意外。

全球科研城市大比拼,这匹“黑马”值得关注

进入前200的中国城市及排名

在科研产出最多的50个城市中,美国有19个城市上榜,中国10个,英国3个,日本、瑞士、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西班牙各2个,法国、韩国、新加坡、丹麦、瑞典、奥地利各1个。

全球科研城市大比拼,这匹“黑马”值得关注

科研产出最多的50个城市排名

3个子榜单北京排名第一

2018年度“自然指数”还发布了5个子榜单,包括企业科研实力20强城市以及化学、地球和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4个领域的前20强城市。

其中,企业科研实力最强的前20个城市分别是:

全球科研城市大比拼,这匹“黑马”值得关注

遗憾的是,上述榜单中没有中国城市上榜,而美国有10个城市,占据了前20强的半壁江山。

同时,本年度“自然指数”分化学、地球和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以及物理科学4个领域列出了排名前20的科研城市。

全球科研城市大比拼,这匹“黑马”值得关注

化学领域前20强城市

全球科研城市大比拼,这匹“黑马”值得关注

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前20强城市

全球科研城市大比拼,这匹“黑马”值得关注

生命科学领域前20强城市

全球科研城市大比拼,这匹“黑马”值得关注

物理科学领域前20强城市

科研产出的武汉样本

过去6年间,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的繁华都市——武汉在“自然指数”中的上升速度比榜单上前20强的任何其他城市都要快。

它对FC的贡献从2012年的214.51上升至2017年的490.54。

在2017年榜单上,它在全球的排名为19,在中国排名第4。

全球科研城市大比拼,这匹“黑马”值得关注

基于对FC的贡献,武汉的增长幅度比中国其他顶级城市都要大。

图片来源:“自然指数”网站

“自然指数”认为,武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吸引了大批雄心勃勃的年轻科学家,并且为科学家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较低的生活成本、有名望的职位和花在科学兴趣上的充足经费。

“自然指数”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武汉拥有84所高校,成为中国高校数量最多的城市。

2016年,武汉研究及工业机构的研发投资达到370亿元,涉及从光子学到材料科学的诸多领域。

研发投资占到武汉GDP的3.1%,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和厦门。2017年,武汉的研发投资占比增至3.2%。相比之下,2017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为2.13%。

最新实施的“双一流”计划则为武汉高校的29个交叉学科项目提供了支持,包括武汉大学的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和测绘科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热物理学,华中农业大学的园艺科学和畜牧学,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地质学。

全球科研城市大比拼,这匹“黑马”值得关注

基于FC,学术机构是武汉科研产出的最大贡献者。

图片来源:“自然指数”网站

不过,尽管武汉在科研产出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但随着近年来对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想保持这一势头并不容易。

为此,武汉高校采取了很多相应举措。

比如,武汉大学成立了一个4亿元的基金,专门用于招募人才并为其提供种子资金。

2017年,武汉市政府宣布成立一项专门的基金用于支持高校发展,并且在税收减免以及保证子女入学方面提供便利。

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做过多年博士后并于2011年到武汉大学从事药学研究的陈实在接受“自然指数”采访时表示,自己并未感觉武汉的吸引力会很快消失。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正从北京、上海来到武汉。”陈实说。

更多阅读

 

中国十城进全球科研城市50强 北京全球第一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