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第一座北极科考站:北极科考与南极有何不同

网络 刘洋 2019-02-16 11:36  阅读量:8285   

 
 
走近第一座北极科考站:北极科考与南极有何不同  
 

走近第一座北极科考站:北极科考与南极有何不同

背景故事

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落成于2004年7月28日。黄河站是我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中国也成为第八个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建立科考站的国家。

黄河站的建立,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开创了一个永久性的观测研究平台,为解开日地相互作用、北极气候环境变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等众多课题提供了一个窗口。

亲历者说

讲述人:杨惠根,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首任黄河站站长

北极科考与南极有何不同?

北极和南极有很大不同。北极的主体是北冰洋,也有一些岛屿,但所有岛屿都有主权归属。中国的北极科考也是以北冰洋考察为主,主要是以船基为依托的海洋调查。但是,为完整认识北极气候和环境变化,只做北冰洋考察是不够的,还需开展北极地质、冰川、冻土、陆地生态调查,以及以陆基支撑的大气科学、空间科学等学科的观测研究。

黄河站为什么选址挪威新奥尔松?

首先,中国是《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缔约国,拥有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开展包括科学考察等活动的条约权利,这是我国在该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的法律依据。挪威政府制定政策将新奥尔松作为一个绿色科考站来开发,使当地拥有不受污染与干扰的原生自然环境和便捷的交通、通信条件,提供完善、专业的后勤保障,便于广泛的国际合作,这些都为我国在此建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黄河站如何建成,长什么样?

黄河站建设本身相对容易,对一栋租赁的建筑按照科考站功能改造,设立观测设备和建设分析实验室。

黄河站是一座二层小楼,包括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等。在小楼的顶部有五个小“阁楼”,是北极科学考察中重要的设施——极光光学观测平台。每年春天到秋天,不同学科的科考队员根据任务需要轮流上站开展考察;当极夜来临,黄河站上会有1至2名极光观测队员上站考察;其他时间,站上没有考察队员,但有设备自动观测。

黄河站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北极黄河站是一座综合科考站,开展的主要科考项目包括高空大气物理观测、气象观测站建立、GPS卫星跟踪站建立、地球生态环境演变考察、近岸海洋环境监测、冰川长期监测的可行性调查和大气化学采样等。

“建站的最大难题在于,中国作为后来者,如何建立和拥有自己特色的研究项目,而不是重复其他北极考察站的项目,对北极研究做出中国独特的贡献。”杨惠根说。

“当时我们已经建了南极中山站。中山站和黄河站的磁纬都在75度左右,基本上处在地球同一根磁力线的南北两端。因此,中国科学家能在南、北两极对极光进行共轭研究。”杨惠根说,黄河站将日地相互作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找到了自己的“中国特色”。

黄河站以及周边科考站,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不能锁门,且门全部是朝外开的。“当地有北极熊出没,这些是防熊的措施。一旦熊来,任何人随时都能迅速跑进楼里避难,北极熊只会推门,不会拉门,所以门要朝外开。”杨惠根说。

2019年将迎来黄河站建站15周年。经过中国科学家十几年的努力,黄河站已经成为一座具有世界影响的北极考察站,担负起了这一地区日地相互作用观测的国际责任,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科学成果。“近两年,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北极地区的研究,在黄河站实施了北极环境变化业务化观测,这种连续的、长期的观测,将对全球北极监测做出新的中国贡献。”杨惠根说。

参观贴士

位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内的极地科普馆,由上海市科委、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筹办,是全国科普基地。在这里可以回顾我国极地考察的艰辛历史和巨大发展,领略极地的神秘静美。科普馆同时收藏展示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藏品,如极地考察的工具用品(如雪地车、考察服、采雪器)、极地标本样本(南极陨石、冰川水、企鹅、海豹、风蚀石)等,能让观众对极地科考有更直接的感受。极地科普馆位于上海,已对社会免费开放,参观前需致中国极地研究中心(021—58718663)预约。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官网(http://chinare.mnr.gov.cn/)极地影像栏目,每日更新长城站、黄河站拍摄的极地影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