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成立 林建华任理事
11月17日,北京大学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成立,前北大校长林建华任该中心理事长,北大副校长王博任该中心主任。
王博介绍,中心旨在反思前沿科技的理论及伦理基础,前瞻未来社会面临的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以此带动面向未来的人文学科以及人才队伍建设。
反思科技伦理,前瞻未来社会问题
“当科学从哲学当中走出来,科学的发展像脱缰的野马。”学化学出身的林建华说,在任北大校长参与学校整体工作前,他“脑子里只有化学和科学”,而后与文科的人打交道,略微离开固有的思维方式,才逐渐意识到科学在能给人带来福祉的同时,其实也带了焦虑和诸多问题。
怎么去面对这些问题?科学、哲学、人文等跨学科合作成为一种探索路径,北京大学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应运而生。
据北大副校长、该中心主任王博介绍,该中心旨在通过哲学及其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的学者以及政策制定机构的协同合作,利用北京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组建文理医交叉的科研共同体,立足北大哲学及相关人文社科领域的积累, 反思前沿科技的理论及伦理基础,前瞻未来社会面临的问题并探索其解决方案,以此带动面向未来的人文学科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其主要功能包括“汇通、探索、激活、链接、建设、合作”。
早在一年多以前,长期研究哲学的王博和来自其他学科的科学家以及企业家就开始酝酿组建该研究中心。在他看来,当阿尔法狗接连击败世界冠军,当人类可以通过修改基因密码干预生命,关注科技背后的伦理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观念的改变已经刻不容缓。
“以前可以说是上帝、老天爷给了我们生命,现在基因可以筛查,甚至被修改,人们可能要说感谢老天爷、科学家和医生给了我们生命。”王博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道,但在预防缺陷,追求健康的同时,也引发了困惑:到底基因有缺陷的人群有没有存在的合理性?当我们对生命进行高低评判的时候,是否会引发“自认为种族更高等的群体对另一被质疑有缺陷的群体的杀戮”?人类到底应该以什么方式存在?
一系列疑问让王博看到,“科学往往倾向于建立标准,而人文让我们更体贴地关注每一个人,感受差异性存在的意义”,科技飞奔着将人类带向未来时,人文、哲学需要搭上这趟列车。
促进跨学科合作,共迎人工智能伦理难题
人工智能也是该研究中心关注的重点。“如今,人与机器的融合度越来越高,人的身体里可以植入各类器械,现在的人与过去的人已经有所不同。未来,当机器人拥有更多的智力,我们从弱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到强人工智能时代后,人类和机器将如何相处?”王博甚至还担心,对人工智能的掌握权会引发对人群的重新划分,以及对社会的重构。
“我们以前会以血缘、地缘、政治权力或者体力、知识来对人进行区分,但未来可能会变成根据谁拥有的人工智能资源更多、更高级来对人群分类。极端的情形之下,这会不会导致大部分人变成‘奴隶’?”王博提出问题。
在王博看来,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一次让人类所创造的技术与人类自身——包括身体与精神——的存在如此紧密地关联起来,也首次让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工程科学找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迎来了不得不携手回应的挑战。
为此,研究化学出身的北大前校长林建华和深耕哲学的北大副校长王博决定携手迎战。而为在该中心保持文理结合的鲜明特征,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也实行双主任制度,委员会由北大哲学系主任赵敦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主任高文共同组织负责。
“接下来,第一步是打通学科壁垒,让哲学及人文学者与科技专家相互了解对方的领域,提供对话平台。”王博告诉澎湃新闻,虽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会点燃冲突,但最终能促进领域间的相互尊重,创造更为均衡的世界。
对于该中心成立初期的研究方,王博介绍,主要包括:面向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生物技术的伦理规范研究;围绕“智能”概念展开的跨文理基础研究;围绕“生命”概念展开的跨文理基础研究等。
更多阅读
20余所高校调整党政一把手 这些特点受关注
多所部属高校近日换帅 多数为“60后”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