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网、开心网…那些见证我们青春的“网红”
在那个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代,一批现象级的互联网产品抓住了“老一辈”网民的心。
上人人网找校友,去开心网抢车位,用网际快车下载,拿千千静听听歌,成为一名合格网民的标配。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曾经那些爱不释手的“网红”产品渐渐离我们远去,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与网民们相忘于江湖……
人人网
2003年,24岁的王兴用“六度分割理论”成功地找到了社交需求最旺的人群——大学生。
2005年,校内网横空出世,一举成为了国内最受欢迎的网络社交平台。
2006年,校内网被陈一舟收购,并在2009年更名为人人网,成为了85后、90后的社交阵地,是年轻人必备的“社交爆款”。
2011年人人网赴美上市迎来“人生巅峰”,市值一度超过70亿美元。
2012年,有预测说用户数将突破2亿人。
可惜的是,此后人人网管理层出现分歧,在其他业务板块也进展遇阻。
今年11月14日,人人网宣布将社交平台业务相关资产“贱卖”给北京多牛传媒,并将专注于境内的二手车业务和美国的投资业务。
自此,人人网只剩传说。
开心网
开心网由北京开心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于2008年3月,因推出“抢车位”“偷菜”等游戏而刷爆网络,用户增长率一度高达500%,曾在Alexa全球网站点击量排名中获得中国网站第八名、中文SNS网站第一名的成绩。
不过,2010年开心网用户量出现下滑,人均网站驻留时间则从最高时的40分钟下降到不足10分钟,创始人和高管团队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却最终无力回天,最后以10.85亿元卖身上市公司赛为智能。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原因有二:
一则“成也游戏,败也游戏”,偷菜停车,也有生命周期。
二则熟人社交不是刚需,无法成为支撑产品的支柱,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的崛起,曾红极一时的开心网也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
MSN
如今再用搜索引擎搜MSN,铺天盖地的早已不是那个你以为的MSN聊天软件,而是梅西、苏亚雷斯、内马尔的三叉戟组合。
其实,曾经最出名的MSN却是全球使用率最高的微软聊天软件。2005年,刚进入中国的MSN绝对是新潮玩意,使用者不是精英就是白领,似乎有个MSN账号都比那些玩QQ的“international”很多,比格满满。
(MSN与QQ的MSN皮肤)
可惜的是,MSN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糟糕的用户体验,脆弱的安全机制,泛滥的垃圾广告,逼得用户不得不无奈出走。和office、Windows等“土豪儿子”相比,微软爸爸给MSN的“生活费”越来越少,最后干脆让Skype在2013年彻底取代了MSN。反观它的“土鳖”对手QQ却在不断迭代中浴火重生,依然笑傲通讯软件“战场”,甚至成了“00后”、“10后”的标配。
网际快车
老网民们都应该会对网际快车的名号记忆犹新。其多线程、续传下载的强大功能,以及比普通下载快6—10倍的速度,在“小水管”的时代令老司机们欣喜若狂。
但海量用户都将网际快车作为装机必备软件之时,网际快车却停止了更新!
在网际快车最火爆的时期,《魔兽世界》也如日中天。两相比较之下,网际快车创始人义无反顾地飞向了艾泽拉斯的世界。
网际快车长时间停止更新,令迅雷等到了逆袭的机会。迅雷通过频繁更新,迅速在功能和下载速度上全面超越了网际快车。一顿操作猛如虎,迅雷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网际快车逐渐被边缘化。
在普通用户看来,网际快车因疏于运营而溃败多少显得可惜——但对于网际快车的创始人来说就未必了。在畅游艾泽拉斯的同时,侯延堂以1000万元的价格卖掉了网际快车,从一个玩家的角度来看,恐怕没有比这更“神”的操作了。
千千静听
在互联网普及初期,MP3音乐下载是绝对那个时代的听歌首选。千千静听作为一款国内的本地音乐播放器,凭借着强大的易用性和百变的可玩性,成了网友们的听歌“神器”。
但随着P2P在线音乐平台的兴起,以及2006年被百度收购,千千静听不仅在在线音乐方面“水土不服”,同时也被资本弄乱了方寸。
2013年,千千静听改名为百度音乐,“千千”的金字招牌绝迹于互联网。
但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等一众移动在线音乐平台崛起之后,百度音乐也没能冲出重围。情急之下,百度音乐又更名为“千千音乐”,企图用“千千”这张情怀牌再次突围。
不过,用过千千音乐后会发现,完全找不到任何千千静听的痕迹,改头换面的千千音乐会让老粉丝们买单吗?
360云盘
为方便大文件的网络共享,云盘应运而生。
(盛极一时的网络云盘矩阵)
2011年11月11日上线,一款名为“360云盘”的产品正式发布。那个时候,人们手中的Iphone4s最大容量不过32GB,而360云盘一开始就为所有用户免费提供36GB的云存储容量。
随后,360推出了“无限空间网络硬盘”的活动,提供的免费云存储容量水涨船高,很快超过了10TB。与此同时,用户数也快速增长,巅峰时期超过了2亿人。
360云盘极速狂奔的同时,却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2亿用户里付费用户不到0.1%。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