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的她还想做两件事 “我是科学家”侧记
92岁的她还想做两件事 “我是科学家”侧记
“我今年92岁了,我还能做什么事情呢?我想给年轻人敲锣打鼓,摇旗呐喊,帮他们在天文事业上,做出一些真正‘看起来像一件事情’的好项目。”
3月23日,中国科技馆报告厅,中国科学院院士、92岁高龄的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与全场观众分享了她的梦想。
这里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主办、果壳承办的“我是科学家”年度盛典现场,五位演讲者分别从深空探测、高能物理、天文、生命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等角度,讲述了“科学与联结”的故事,为现场观众送上了一场“科学盛宴”。
不同寻常的是,这场活动从主持人到演讲者,均是专业的科研工作者。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慧眼”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作为本次活动北京主会场的主持人感慨称:“除了参加学术会议,‘我是科学家’年度盛典是我见过科学家密度最高的活动。”
叶叔华说,令她心心念念的“好项目”有两个,一个就是让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SKA)到中国来,做一个亚太地区的科学数据中心;另外一个就是做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在中低频范围中开拓人类的疆界。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所所长王贻芳也梦想着做个“大家伙”。作为大型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的主要提出者和推动者,在题为《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大型对撞机?》的演讲中,他对比了中外大科学装置上的数量、规模和发展水平,并解释了高能物理研究“把20年的钱集中在一个装置上,实现高效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我们的未来在科技,不能躺在前人成就上沉湎其中。我们应该有自己新的东西。”王贻芳说“从事知识的发现和积累,对人类文明有贡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在国际上最终能够得到大家认可,能够得到大家尊重的一个基本要求和条件。”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志珍带领观众走进了蛋白质的微观世界,她为大家讲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过程中少为人知的科学故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副总设计师张熇分享了嫦娥四号“更稳妥地去正面,还是去背面”的论证过程;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则与大家分享了科学的沟通技巧……
作为由中国科协和果壳合力打造的科普平台,“我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索不同的可能性。从2018年7月第一期活动开始,已有44位科学家登上了“我是科学家”的舞台。除了通过演讲形式分享科学和背后的故事,吉他弹唱、口琴、评书、单口喜剧、说唱等新颖的形式都成为了科学家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手段。截至目前,该活动内容在网络上的传播量已经过亿,历次演讲现场也是一座难求。
“除了科学本身,‘科学人’这个群体也是有趣的。”在活动总策划、果壳副总编吴欧看来,该活动就是要打破大众认知中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向大众传递不同以往的、更丰富立体更有趣的科学家形象
未来,“我是科学家”系列演讲将会持续举办,将聚集更多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一同探索科普之路,建筑完善的科普传播体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