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创新教不出但可引导,鼓励孩子大胆

网络 admin 2019-02-02 22:31  阅读量:6634   

 
 
奖得主:创新教不出但可引导鼓励孩子大胆试错  
 

2018年10月末11月初,上海汇集了全球最强大脑:数十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体到访,参加滴水湖论坛、浦江创新论坛和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日前,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在2018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后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他的成才路和教育观给人启发。

诺奖得主:创新教不出但可引导,鼓励孩子大胆试错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组委会供图

莱维特称,家长不可能代替孩子去成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事,去犯错。人从失败当中学到的,要比从成功当中学到的更多。从社会大环境来说,也要摈弃过强的功利心,给年轻一代时间和空间。创新是教不出来的,但是可以引导得来,方法就在于鼓励孩子大胆地犯错。

澎湃新闻:11月1日你在与临港地区的大中小学生们交流时,谈及自己104岁的母亲,用的词是快乐、健康,在成长过程中,母亲的教育是“虎妈”型还是“温和”型?

迈克尔·莱维特:我出生在南非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我的母亲很重视教育,所以对于我的管理比较严格,在我小的时候,会指导我做一些事,某些时候是有些“虎妈”的感觉。

但我的母亲是一个智慧的家长,当我还是一个少年时,我母亲给我买了一本杂志叫《科学美国人》,我当时在《科学美国人》上看到了很多非常高质量的论文。这是在那个年代唯一彩印的杂志,如果科学家想要在杂志上发彩色论文,《科学美国人》是当时唯一一个可以实现色彩的期刊。

在其中就有一个重要的发现提到:其实生物学或者物学背后重要的分子或者DNA、蛋白质这些东西,都是有很明确的形状的。这让我非常感兴趣,因此研究了“计算结构生物学”。其实每个人的人生中都充满了随机性,都是有很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我也不例外,我很幸运拥有这样一位母亲,引导我走上了我感兴趣的科研之路。

澎湃新闻:你和母亲有过冲突吗,是如何处理的?

迈克尔·莱维特:我和母亲有过冲突,尤其在青春期时,但是我的母亲在严格要求我的同时,也给了我足够的空间,并没有对我做太多的限制,也没有把焦虑的情绪传递给我,而是用巧妙的方法激发我的热情。

记得在我15岁那年,我读高中一年级,每天和一些不好好学习的“坏小孩”混在一起,母亲就用了激将法,跟我打赌,能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结果我真的用3个月的时间学完了剩下两年的高中课程,很快就直接升入大学。

母亲鼓励我把压力当成挑战,化压力为动力,换个角度看待竞争和压力的观念对我后来的科研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我用接受挑战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保持精力充沛,并且愈挫愈勇,这让我受益终生。

澎湃新闻:对于孩子成长中的“磕磕绊绊”,家长该如何引导?

迈克尔·莱维特:家长不可能代替孩子去成长,所以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事,去犯错。我们要让孩子,要让年轻一代随时做好准备接受自己的错误,因为要想做一些不同的事情的话,就要准备好可能自己会做错,要愿意接受自己的错误;而且汲取过往的人生经验,人从失败当中学到的,要比从成功当中学到的更多。

在让孩子去做和试错的过程中,家长也要做好陪伴和引导。从社会大环境来说,要摈弃过强的功利心,给年轻一代时间和空间。就像学步的婴儿会摔倒一样,全社会都应该对错误形成包容的氛围。我在带教学生的时候,会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犯一次错误,创新是教不出来的,但是可以引导得来,方法就在于鼓励孩子大胆地犯错。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