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信息技术领域上演的“断舍离”

网络 admin 2019-02-02 22:24  阅读量:5759   

 
 
这一年,信息技术领域上演的“断舍离”  
 

编者按:

刚刚踏入2018年,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就被“熔断”“幽灵”这两个几乎波及全行业的芯片漏洞所笼罩。孰料,该领域接下来上演的剧情——从美国断然发布对中兴通讯的出售禁令,到Uber无人驾驶汽车撞人致死导致业界对短期内实现无人驾驶的“梦断”;从谷歌幽魅般存在的超越最强经典计算机的72位量子计算机,到如幽灵般横空而出的“间谍芯片”……“熔断”和“幽灵”这两个关键词似乎主导着信息技术领域“断舍离”的戏码。

这一年,信息技术领域上演的“断舍离”


 

芯片漏洞一石激起千层浪

1月3日,谷歌零项目组(Project Zero)团队发表关于芯片漏洞的具体情况,熔断(Meltdown)和幽灵(Spectre)这两个波及全行业范围的芯片漏洞,给整个信息产业拉响警报。

随后,业内专家指出,由于两大漏洞“暴露的是最基本的问题”“是基于原理性的攻击”,熔断和幽灵对几乎所有计算设备和操作系统都有风险。

1月9日,全球最大芯片厂商英特尔公司出面表示,测试结果表明,如果要给芯片安全漏洞打补丁,将会让使用其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的脑性能降低约6%,但“这不会对一般用户产生太大影响”。不过,从各方反应来看,靠软件打补丁的办法只能“缓解”,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自主可控CPU的重要性”很快被摆在桌面上讨论,多年未起波澜的处理器微体系结构设计的命题再度引人关注,中国芯片厂商能否有机会挑战英特尔的霸主地位等话题也引人深思。

◎点评

上海高性能集成路设计中心副主任田斌:

芯片巨头提供的CPU不在我们手里,研发团队也不在我们这边,建设防御漏洞的能力就是空谈。遇到类似Spectre的漏洞就只能等——什么时候更新补丁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用,而且人家升级让你掏钱你也没办法。

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张承义:

中国学术界和产业界都会对处理器微体系结构设计技术进行重新评估,加持了安全考量之后的新型微处理器设计技术研究或许会迎来一波研究热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倪光南:

中国要有自己的CPU,应该放在网络信息安全体系框架下看待和发展。

这一年,信息技术领域上演的“断舍离”

谷歌发72比特量子计算机BAT纷纷布局

3月6日,谷歌量子AI实验室研究科学家Julian Kelly在Google Research官博发文,介绍了其“经过同行评议”、最新72位量子比特通用计算机。消息一出,引发全球各大媒体转载。

随后,“谷歌实现‘量子霸权’”的话题甚嚣尘上。尽管一些媒体为其冠以“通用量子计算机”的称呼,但这并未得到量子计算领域专家的公允。并且,谷歌也未披露其“72位量子比特通用计算机”的真身。

国内相关专家同时指出,现阶段我们应“清醒认识到国外的高速发展以及与其差距的扩大化”。

就在人们发问“谷歌研制了量子计算机,百度在干啥”之际,3月8日,百度公司宣布成立量子计算研究所,并宣布由悉尼科技大学量子软件和信息中心创始主任段润尧出任所长,直接向百度总裁张亚勤汇报。

至此,BAT三大互联网巨头全部在量子计算领域布局。然而,量子计算机的实现并非易事,在量子计算日益“热闹”的当下,专家们呼吁,量子计算现阶段应强调“合作”而非“竞争”。

◎点评

阿里巴巴阿里云首席量子技术科学家施尧耘:

大规模的量子计算机还没有出现。但有意思的是,在它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影响就已经真实发生了。

腾讯量子实验室杰出科学家张胜誉:

量子霸权一词源于“quantum supremacy”,中文翻译“量子霸权”中的霸道意味有点误导,翻译成“量子优势”更确切一些。量子计算这个领域尚处于研发非常早期的阶段,应该多强调合作。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半导体量子芯片项目首席科学家郭国平:

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开发和应用是一个重大但同时又涉及多领域交叉的大事情,需要不同学科、不同产业方向间的融合与协作,合作互补非常关键。

这一年,信息技术领域上演的“断舍离”


 

中兴禁芯事件引行业大讨论 中兴之危 中国“芯”机?

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通讯出售任何商品、技术和软件,且这一禁令长达7年,将这家来自中国的信设备制造商置于万分凶险之地。

由于中国芯片高度依赖进口,尤其依赖美国,因此,美国此举虽然剑指中兴,其实是向整个中国集成路产业“开刀”,以此牵制中国信息科技的发展。

中兴遭美全面禁售事件在计算机及集成路行业内引发了尖锐的讨论。4月18日晚,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紧急召集特别论坛,主题就是“生存还是死亡,面对禁‘芯’,中国高技术产业怎么办?”

乐观者认为,这是中国集成路产业痛定思痛、重整旗鼓再出发的契机;悲观者则看到中国集成路产业底子薄、基础弱,面临严峻的人才短缺,并且各个因素之间形成的恶性循环短期难以改观。

历时近两个月,美国制裁中兴事件最终以“中兴认罚”14亿美元、30天内改组董事会和管理层及美方长达十年监管的惨重代价收场。

◎点评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

尽管目前国内已经可以生产一些芯片,包括以龙芯和海光为代表的通用CPU,但国产芯片的制造水平与国外有两代以上差距,而且近几年差距并没有缩小。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李浥东:

国内有多少高校在这个方向上有很强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团队?有多少愿意做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学生?没有学生愿意做这些事情,未来10年,我们的芯片靠谁开发?

浙江大学信息与子工程学院教授储涛:

我们国家的科研经费虽然越来越多了,但是很少投到“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中兴事件提醒我们,现在我们这块断裂了——起码是非常薄弱。

这一年,信息技术领域上演的“断舍离”


 

红芯浏览器“套壳”真“可控”何必假“自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