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慕明:中国的第一个“脑计划”已准备四年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4日在2018腾讯WE大会上演讲。 钟欣 摄
北京11月5日 (记者 刘育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4日发表演讲时表示,过去四年,中国科学家在脑科学领域做了很大努力,并在筹划中国的脑科学计划。
蒲慕明在北京出席2018腾讯WE大会时说,过去四五年来,全世界掀起的科学浪潮除了人工智能,还有脑科学,“这个浪潮在欧美、日本都引发了国家性的脑科学计划”。他随后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第一个“脑计划”已准备四年多了,至今还没有启动。
蒲慕明介绍,中国的“脑计划”是一个“一体两翼”结构。其中“一体”是指主体是基础研究,理解人类大脑的认知功能是怎么来的。“就像我们看到计算机,要分析它的功能就必须知道计算机的结构,对于大脑的功能我们必须要知道大脑的网络结构,这就叫做‘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也是我们这个大计划的一部分。”蒲慕明说。
而“两翼”,一是指如何诊断和治疗重要的脑疾病,二是指发展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结合的脑机智能技术。
作为中国“脑计划”的领军人物,蒲慕明表示在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的融合发展。
他说:“未来人工智能要进一步发展的话,就需从脑科学得到启发,包括机器学习的过程,怎么从脑启发的这个概念来设计新的计算模式、新的类似人脑神经元结构的器件、芯片,甚至是机器人。”
蒲慕明说,中国在脑科学领域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很可能是世界领先的一个领域”。以克隆猴的研究为例,中国两名自己培养的科学家带着20人左右的科研团队,历时5年成功完成试验。“在国际上20年来大家都想做,没有做成,但是我们做成了,非常高兴”,蒲慕明说。
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也在会上介绍了腾讯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进展——打造“救命的AI”。据了解,目前“脑卒中”成为我国居民死亡首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腾讯通过与北京天坛医院展开合作,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能早期快速判别脑出血病因的辅诊算法与系统,有效降低医生的漏诊和误诊率。这套系统未来将向基层医院推广使用。(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