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广州地化所揭示哀牢山洋于晚三叠世已闭合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揭示哀牢山洋于晚三叠世已闭合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邓土连)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悉,该所构造地球化学学科组博士生徐健、研究员夏小平及其合作者利用碎屑锆石示踪揭示,哀牢山洋于晚三叠世已经闭合,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Tectonics上。
碎屑锆石是一种可以抵抗岩浆后期风化、蚀变以及变质变形过程而稳定存在的矿物,对其进行系统的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测定,可以有效地判别沉积地层的碎屑物源区并据以重建古地理环境和古大地构造格局。
研究人员以哀牢山缝合带两侧的三叠纪碎屑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展开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华南板块西缘与印支板块东缘的晚三叠世碎屑沉积岩,具有相似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均显示多年龄组的特征,且相同的年龄组的碎屑锆石具有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
研究表明,华南西缘和印支东缘早—中三叠世碎屑岩沉积环境为汇聚型盆地(弧前/弧后盆地),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大陆边缘的二叠纪—三叠纪岩浆岛弧。两个板块晚三叠世地层具有相似的碎屑锆石年龄谱以及Hf同位素组成,指示两个板块沉积盆地的沉积物源相似,其沉积环境很可能是碰撞型盆地(前陆盆地),表明哀牢山洋于晚三叠世已经闭合。
该研究重建了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为限制中国西部燕山运动启动前的大地构造格局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