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理师成“香饽饽”
31岁的黄祖胜在浙江义乌工作。过去一年,他的年薪从7万元涨到25万元,收到40多家企业的offer,成为名副其实的“香饽饽”。工作了七八年之后,黄祖胜的职业生涯如此大转折的一个原因是,他有了一个新身份——数字化管理师。
数字化管理师,正是不久前人社部等部门发布的13个新职业之一,是指使用数字化智能移动办公平台,进行企业或组织的人员架构搭建、运营流程维护、工作流协同、大数据决策分析、上下游在线化连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在线化、数字化的人员。
去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4.8%。记者了解到,目前像黄祖胜这样的数字化管理师已超过70万人,分布在IT、互联网、服务、制造、建筑、教育培训等行业。
薪资是当地平均工资的1~3倍
在义乌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工作时,黄祖胜发现很多电商创业型公司还在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公司存在运作数据把控能力低、仓储管理混乱、岗位职责不清晰等问题。
担任数字化管理师的黄祖胜做了3件事,将公司盘活,包括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起清晰的组织架构;调整目标计划方案,分解成有效的工作进度表;通过高层会议进行工作分离,完成统筹管理。目前,黄祖胜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帮助10余家创业公司搭建起组织架构、人事结构和管理体系,薪资也涨了3倍。
和黄祖胜不同,数字化管理师这个新岗位给了陈丽华新的职业生命。在广东工作的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二胎休完产假回到公司后,陈丽华因职场不顺一度陷入抑郁。她总是患得患失,觉得自己随时可能失业,直到领导委派了一个新任务——学习数字化管理师,推广数字化办公软件。
自学考取了数字化管理师证后,陈丽华解决了公司管理上的“老大难”——数据把控能力低。她用数字化办公软件在数字化管理平台上将各区业绩做成了可视化图,把公司的目标分解到各部门,部门再把部门目标分到个人,每周进行执行力评价,目标和任务更明确了,提升了公司的效率。
数字化管理师这个新职业带来的认同和成就感,远远超出了陈丽华的想象。
近日,人社部发布《新职业——数字化管理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87.23%数字化管理师薪资是当地平均工资的1~3倍。
实现高效化进而降本增效
数字化管理师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也成为创业者数字化管理转型的抓手。《报告》显示,按照每10∶1的比例做数字化管理师人才配备的企业,比没有数字化管理师的企业工作效率高出35%~50%。
创立月嫂公司的晏湘湘对此深有感触。公司初创时,他觉得有无限可能。
然而不到半年,晏湘湘就遇到了资金瓶颈,被迫裁员。为控制成本、提升效率,晏湘湘希望向办公系统借力。多方比较后,他选择了成为数字化管理师。
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公司实现了“派单——上门——追踪——辅导”的线上服务,打造了“员工在线——关怀——培训——激励”的移动人事管理体系。目前公司拥有近400名月嫂、50名正式员工,在6个城市开设了8家门店。
“公司的派单提速5倍,成本下降75%,问题响应速度提升10倍,单店成本至少节约1万元。”回顾过往,身为数字化管理师的晏湘湘坦言,是数字化管理帮助实现经营管理的数据可视化、高效化,从而降本增效。
“数字化管理平台在几年间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转型为数字化企业最核心的一步,就是要从观念的创新开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告诉记者,要把企业中的人与数字连接起来,使传统工作方式转型为数字化工作方式,从而把人的价值、人的本性中的自我实现潜能转化为创造力的发挥和工作绩效的提高。
将扮演管理协调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人事学院系主任吴清军看来,数字化管理师改变了管理中组织和人的关系,使企业进入云和移动时代,未来数字化管理师在企业内部将会扮演管理、沟通、协调的重要角色,在任务分配、绩效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的实施,需要具有数字化思维和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胡麒牧认为,未来随着消费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成功的商业模式将更倾向于用户中心的定制化,竞争中考验的是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培养更多数字化管理师,尽快实现数字化转型,将助力企业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告诉记者,过程中职业细化必然产生,数字化管理师等新职业为80后新生代的青年群体创造了比较好的就业机会。
对于这一观点,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凤霞表示认同。她认为,新就业创造了增量,也提高了就业的质量,是对个人成就感的满足,因此应当继续促进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的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