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五周年:制度勤给养 科研广结果

网络 李晓华 2019-05-21 20:51  阅读量:17049   

  中新网上海5月21日电 (樊中华 王子涛 高志苗)复旦大学教授叶德建记得很清楚,十余年前,他与研发团队首创了摄像头内嵌电脑屏幕技术,却因为高校成果与市场距离太远而被束之高阁,与之后世界范围内类似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失之交臂。但如今,作为复旦大学离岗创业的教授代表,他的上海青鹤科技有限股份公司挂牌新三板,发展迅猛。  

  类似经历的还有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的研究员吴相伟,对他来说,离岗创业可能在几年前还是压根未曾想过的事情,而今他已与五位同事一起,携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安全性钠镍电池储能技术加入了上海奥能瑞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种业内领先的绿色电池预计今年九月份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将有望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

  在上海,科研人员加入“双创”大军的现象,已经从五年前的“鲜闻少知”成为如今的蓬勃常态,科技成果的转化不断推进,一些本是养在“深闺”的高科技由此成为施惠于社会的先进产品。

  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所长宋力昕看来,这要得益于上海在科创中心建设五年来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积极响应与探索,鼓励并敦促科研机构解放思想,创新模式,大胆探索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内部迅速制定实施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将个人在技术转让和许可中所获收益的提奖比例提升至52.5%,提高个人奖励股份比例至55%,极大地激活了所里的科研氛围。科技成果转化量较前几年增长了12倍,有效专利数从13项提高到了131项。有16位研究人员和所里签订了离岗创业协议,去年,一个研究团队获得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宋力昕表示。

  建设科创中心五年来,作为国家全面推进创新改革和科技体制地方自主改革的试验田,上海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原则,增强科研单位经费使用的自主权,加快向高校、科研院所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激发了各个科研主体对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的探索。

  思必驰是智能语音交互领域的独角兽,也是上海交通大学与本校“双创”教授俞凯在知识产权转化合作上的一次创新探索。上海交通大学产研院院长刘燕刚介绍,学校与思必驰在知识产权转化上使用了“共有产权+期权回报”模式,双方共有知识产权,授权企业独占实施,向学校支付使用费,若企业拟在境内外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学校可享有现金收益权或股份收益权。

  “这种知识产权上的‘松绑’让思必驰几年来飞速发展”,刘燕刚告诉中新网记者,“这只是我们的‘交大模式’之一,根据不同的创业主体和产业化需求,我们探索形成了适用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转让、许可、专利直通车、完成人实施、作价投资五种创新模式,最终形成了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希望‘交大模式’能推广成为上海高校内设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性参考。”

  五年来,国家制度支撑,上海政策给养,科研主体创新探索,知识产权转化之路越走越宽。上海高校院所共计形成了累积49.7亿元的共计11895项成果转化合同,日趋强劲的转化率和可观的收益极大地激活了科研人员的热情,创新性科研成果频出,创新主体高度活跃,一个创新-应用-回馈的良性循环已初步形成。

  据资料显示,蛟龙、墨子、北斗、大飞机等国家六项重大科技成果均有上海的重要贡献。2014年至2018年,中国每年的十大科学进展,上海均有成果入选,五年50项重大进展,上海牵头或参与11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5件,比五年前翻了一倍。平均每个工作日新注册企业达1332家,活跃度达到80%以上。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始终处在全国前两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稳步提高。(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