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天路”:世界高寒铁路的中国探索
(新中国70年)“智慧天路”:世界高寒铁路的中国探索
中新社西宁5月30日电 题:“智慧天路”:世界高寒铁路的中国探索
中新社记者 陈韬彬
临近中午,一趟从格尔木至拉萨的列车正经过青藏铁路沿线海拔最高也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唐古拉无人车站,海拔5072米,随后道岔被自动变更到相应的位置,与迎面而来的列车顺利会让。
资料图:从格尔木站上车返乡的旅客。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这是中新社记者日前在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藏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看到的一幕,全程通过远程实现列车调度。唐古拉站于2006年7月1日随青藏铁路格拉段(青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的开通一同启用。
事实上,在全长1142公里的格拉段上,像唐古拉站这样的无人车站还有很多,目前沿线58个车站中有51个实现了无人值守。
青藏集团公司调度所副主任杨敏炯告诉记者,早在“天路”开通之初沿线设立的45个车站中就有38个无人车站,后来因为发展需要陆续加设了13个车站,“可以这么说,格拉段从一开始就是一条数字化铁路,是中国铁路人力投入最少的区段。”
青藏集团公司科研计量所副所长汪要武对此进一步解释称,当时提出无人化、数字化,是基于高原恶劣的环境提出来的,因为格拉段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生命禁区”,所以在设计之初,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希望沿线尽可能装备少、少维修、免维护,并减少人员驻扎。“实在没有办法才布置有人站点,在基本具备人存活条件、生活条件的地方布站。”
这是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沿线环境最恶劣的高原铁路,面对如此复杂的条件,“数字天路”如何练成?
据介绍,青藏铁路是中国铁路首次装设“视频监控系统”的铁路,全线装有近3000个俗称“天眼”的摄像机,将全线一览无遗,在西宁调度指挥中心可随时调取沿线的实时画面,监控列车运行状态。
针对重点风区地段装设了俗称“顺风耳”的“大风监测预警系统”,设有52处大风监测点,终端会自动提醒调度员针对实时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资料图: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翻越唐古拉山口,最终抵达拉萨。是世界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图为雪山下,从拉萨乘车返回西宁的父女俩。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在昆仑山东段的玉珠峰站至拉萨当雄站之间还安装了道岔融雪设备,通过数字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传递下雪、停雪信息,通过远程控制加热系统,实现自动融雪,保证降雪时段车站道岔能顺利转动。该系统也是首次在中国铁路线上正式使用。
#p#分页标题#e#青藏铁路的数字化还表现在车站和机车的各个环节。“正是基于这些先进技术装备,才实现了51个车站无人值守,最大限度地减少作业人员。”汪要武说。
去年4月,一台外形酷似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瓦力”的智能牵引变电巡测机器人在海拔3300米的青藏铁路哈尔盖110千伏无人值守变电所正式“上岗”,代替巡检人员对牵引变电所内设备进行日常巡视及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巡视工作。它的到来,标志着青藏铁路无人值守变电所巡检方式迈入远程智能操控的新时代。
也正是2018年,青藏集团公司提出建设“智慧天路”,即在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创新、系统优化等原则下,打造五大设备管理领域和三大运输生产领域的数字化系统,形成集群化信息管理新模式,把高原高寒铁路的技术水平和各领域智能化水平推向更高阶段。
“我们针对智能化提出了三年规划,包括引入5G技术。比如,通过传感器对冻土实现监测、对客流进行智能分析等,这些都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当然,对铁路系统来说,前提是保证安全。”汪要武说。(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