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别只热衷“孵小鸡”
生命教育别只热衷“孵小鸡”
一家之言
孵小鸡只是生命教育的一种形式,但不能对此太过于热衷与追捧。真正的生命教育应该是贯穿在生活中的,需要家长和老师引导。
钱江晚报报道,近期杭城不少中小学校园内出现了小鸡、小鸭、小鸟、小马等可爱的小动物,成为学生们关注的焦点。记者发现,这跟学校正在火热开展的生命教育有关。
根据记者的走访,占据学校生命教育课堂最普遍的一个方式就是——孵小鸡。而且“孵小鸡”不仅出现在了校园里,还被孩子们带到了家里,于是,家长们纷纷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快乐与烦恼”。
与学校生命教育孵小鸡受热捧相伴的是,孵蛋器、受精蛋等必备工具,成了网上的热销产品。孵小鸡可以借机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比如,小鸡破壳而出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珍贵;还如,雏鸡夭折时,学生从悲伤中,可以领悟到生命的脆弱;再如,通过孵养小鸡的过程,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与生命的机会。
但同时,也应看到,借助孵小鸡进行生命教育,对于一些家庭而言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诚如有的老师就表示,城市中养小鸡会遇到困境,这样只是把小鸡当作玩具,和真正的生命教育背道而驰。的确如此,孵小鸡虽然有孵蛋器、受精蛋等必备工具做保障,但养小鸡却是一件辛苦且费心的事儿,弄不好小鸡就会不幸夭折。
这也就意味着,学校即便通过孵小鸡进行生命教育,也应有相关的配套保障措施跟进,最为基本的应该事先教给孩子孵化和养殖的知识,如多久换一次孵化器中的水、小鸡孵出来后把喙尖剪去等。毕竟,“生命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孵小鸡,承担起保护小鸡成长的责任才是最重要的,否则知识欠缺,且中途打退堂鼓,极容易造成小鸡生病或者死亡。
同时,生命教育也别只热衷“孵小鸡”,笔者以为因地制宜、因学制宜最为重要。正如有的老师表示,真正的生命教育应该是贯穿在生活中的,需要家长和老师引导。
生命教育看起来很复杂,实则不然,它就在身边,更无须刻意为之。比如,就有老师表示,真正的生命教育应有三方面内涵:培养孩子对生命的态度、提高孩子经营生命的能力、教会孩子开发生命的潜能。的确如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开展生命教育,也正需要学校与家庭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孩子们感知到生命的珍贵。
总之,孵小鸡只是生命教育的一种形式,但不能对此太过于热衷与追捧。让学生认知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也绝非是孵小鸡这一过程所能全部实现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认知生命,树立珍视和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应该找到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出口,而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生命教育上走偏路。
□杨玉龙(职员)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