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天强筋健骨,危房焕然一新闹市中的秋水巷7号
2014年,这里被鉴定为C级危房;经过多方努力,去年9月大部分居民搬离
200多天强筋健骨,危房焕然一新闹市中的秋水巷7号,我们回家了
红底黄字横幅上,“欢迎回家”很是喜庆。6层住宅楼,米黄色外立面,统一铝合金窗,连院子里的白墙上都手绘了水墨画……阳光下,崭新的小院透着古朴的气息,看不出它的年纪——最近,杭州市朝晖街道大家苑社区秋水巷7号迎来大日子。经过200多天的分隔,居民们再相聚,拿着钥匙验房收房。
2014年,这里还是被鉴定为C级的危房。此刻焕然一新的背后,也是经历重重。总算,经过街道、社区、改造方的多重努力,秋水巷7号翻开了新的一页。
30多年的老屋变危房
收房的这一天,郑金水就将提前联系好的装修公司迎进了门。
“等这一天,太不容易了。”身体硬朗的老人说,这200多天,他差不多半个月就要跑过来看一下。现在,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踏实了。
自从房子被鉴定为危房的那一刻,他和老伴就没安稳过,“外面是看不出来的。要是哪天墙体开裂了,后果很严重的。再加上住在这里的大部分是老人,还有比我年纪大的,要是发生意外,跑都跑不掉。”
所以,去年9月,老夫妻俩很矛盾地搬离了这里,“不能一直这样担惊受怕地住着。但真要走,还是舍不得。”
秋水巷7号地处寸土寸金的朝晖地段,与西湖文化广场隔街相望,无论是生活配套还是交通,都非常便利。“舍不得的除了房子,还有一帮在一起那么多年的老邻居。”很多老人从1983年房子造好就一直住在这里,从没挪过窝。
老夫妻俩在光复路上租了一间房,住了8个月,还是不适应,“早点装修,早点搬回来,说到底这里才是家。”老人满脸笑意。
房产公司负责危房加固
上世纪80年代的房子是老旧了些,可是怎么就成了危房?原来,秋水巷的对面是杭州一所小学,2012年开始建设。学校的基坑开挖时,就遭到了不少居民的反对。扬尘、噪音不说,就在10米的距离内动工,对老房子的影响可不小。
当时,有居民提出,要求学校的施工方杭州中北房产公司承担相应责任。后来,经过专业机构的鉴定,秋水巷7号成为了C级危房,原因是“墙体砌筑砂浆强度普遍较低”,建议立即进行加固或作其他排危处理。
“其实,危房并不是我们造成的,和我们的施工没有直接关系。”中北房产负责人杜巍表示。双方就责任认定和赔偿问题,开了大大小小50多次会议,“有居民同意加固处理,也有居民觉得应该把房子推倒重建,还有要求赔偿的,声音很多。”终于,2016年,中北房产决定停止“争论”,并提供两个方案:一是以二手房交易的形式收购愿意出售的房屋,二就是组织完成加固排危处理。
得到居民的认同,才是关键。
朝晖街道、大家苑社区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一直到2017年年底,第一位住户点头同意。通过再三上门沟通,62户居民中,8户同意按市场价回购,46户同意加固,剩余8户却坚决不肯搬离。设计和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反复商讨完善方案,最终做到既能保证8户住户的正常居住,也没落下房屋加固的工程进度和质量。
危房变成闹市区里的新房
工程计划10个月完工,中北房产承诺了这段时间的过渡赔偿,并追加了6个月的装修过渡赔偿。他们在房子外面增加了圈梁构造柱,并增加了钢筋网片,对坏损的地方进行修缮,对空斗墙进行灌浆处理等等。除了硬件,他们还考虑到了软件的改造,一户一方案,比如说水电管线的铺设,再比如进户门的安装,内置门的设计等,“我们尽量多做一些,他们也能早点住进来。”
#p#分页标题#e#翻建、美化,房产公司加班加点,终于在5月底完成了交房,足足提前了2个月。房屋的危险预警排除了,街道、社区还计划对周边环境进行美化提升,设置便民休闲桌椅,安装充电桩等。
77岁的张凤吉,看着房子换新颜特别感慨,“老伴过世8年了。要是还在,看到新房子,肯定很开心。”另一名老人则表示,危房焕然一新,儿子的婚期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