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伙徒步长江 看一个“90后探险家”如何养成

网络 刘洋 2019-06-11 12:20  阅读量:11119   

  挑战不可能 英国小伙徒步长江
  看一个“90后探险家”如何养成

英国小伙徒步长江 看一个“90后探险家”如何养成

阿什·戴克斯在探险途中

英国小伙徒步长江 看一个“90后探险家”如何养成

《挑战不可能:十年非凡冒险经历》

  阿什·戴克斯 著 王晨 译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这个星期,徒步长江的英国探险家兼极限运动员阿什·戴克斯(Ash Dykes)一路走到了武汉。

  去年8月26日,他的徒步长江之旅正式启程,从海拔5100米的长江源头青海当曲出发,将一直走到海拔0米的长江入海口。若本次挑战成功,他将成为徒步长江全程第一人,同时还将打破世界吉尼斯纪录。

  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小戴。

  小戴是个90后

  说起来,小戴也算是90后。他1990年出生,家境平常;但是已经拿到很多不平常的成绩——2014年,他作为第一位无后援、无补给的探险家独自徒步穿越蒙古;2016年他成为第一位徒步横跨马达加斯加的冒险者;两次受邀前往英国首相府,被FHM杂志誉为“世界上最勇敢的户外探险者”,并荣获2015年英国年度探险家的称号。

  记者对搞户外运动的人其实有点偏见,总觉得“不靠谱”。但是读小戴的自传《挑战不可能》,发现他身上有很多优点:计划性、自律,对不同文化的谦虚。

  他从小喜欢健身、户外,喜欢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去游乐场总是坐在过山车上不肯下来,还和家人去过北极圈。父母虽然尊重他的爱好,但是要求他中学毕业后继续接受教育,他就去读了两年的户外教育课程,课程包括攀岩、登山、防雪崩、划独木舟等,拿到国家文凭。

  他曾经也是“耍酷”的人,买了一辆车,用一半的收入去改装。可是当他明确了自己的愿望是周游世界去探险,马上就制定了严格的攒钱计划,卖了车,循规蹈矩去上班,虽然不喜欢那工作,还是努力加班。

  他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商量计划,比如到了国外钱花光怎么办。以下这段计划记者觉得有趣又实用:

  “我提出如果钱花完了,我们可以在国外工作,而不必马上收拾行李回家,一开始我们考虑的是成为滑雪教练,但那必须先花一大笔钱才行,于是我们转而考虑成为水肺潜水教练,既然全世界的75%都是水,而且海岸上生活着全世界最多的人口,那么只要我们学会水肺潜水,我们就能在旅行时找到工作,无论是在亚洲、澳大利亚或者其他地方。”

  小戴情商智商高

  小戴和他的朋友拿到潜水教练资质,首站就来到中国北京。他笑容满面在夜市上大吃西方人不敢吃的东西,感觉不错。

  从北京到上海,两人为了省钱,在火车上坐了30个小时,“座位”其实就是厕所和垃圾桶之间的过道。臭气熏人,小戴无法入睡,和周围的旅客们交流了一路。

  经香港去了泰国,两人买了自行车,骑行穿越柬埔寨到了越南。他们后来去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什米尔冰川上遭遇军方直升机。在恒河,他看见河里漂浮的粪便、死尸、工业废料,意识到这是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但他还是决定试试像当地人一样在恒河沐浴。他盖住鼻孔、耳朵、嘴边和眼睛,一头扎进河里,然后走出来,一边开着玩笑一边奔向浴室。

  在澳大利亚他们打工,有天老板带着他们去上门推销。那个老板在客户面前摩擦手指,做出那个代表现金的动作,吹嘘自己如何有办法、如何赚钱,小戴在一旁感到难堪,回头就辞了工作。

  小戴后来又回到泰国当了一阵潜水教练,目的是学泰拳,他的水平可以上场比赛。

  这些算是他的前奏,回英国后,他开始考虑真正的探险目标——单人徒步横穿蒙古,此前没有人做到过。

#p#分页标题#e#

  为此他进行了哪些准备?他找了蒙古的旅行社提供后勤支持;申请《国家地理》杂志的经费但没有成功;和家人一起制定路线计划;自我宣传以获取赞助;继续锻炼身体;定制了低碳钢的拖车,配备防穿刺轮胎;穿越威尔士、登阿尔卑斯山、拖车走英格兰,作为演习和热身;准备口粮包、炉子等装备;学习蒙古文化——不要踩蒙古包门槛,蒙古包门框上吊的刺猬皮是用来防止邪灵进入的,不要敲打;蒙古包中央两根杆子只能绕着走;坐下时应该交叉着腿或者把腿往里缩,还有,如何像蒙古人那样称呼“成吉思汗”。

  成功穿越蒙古让阿什受到更多的关注,也获得更多机会。一年后,阿什花了5个多月,自南向北,征服了马达加斯加的8座高峰。其实在行程开始不久,他就染上了疟疾,差点死掉。所幸得到恰当治疗,休整之后他一边继续服药,一边攀登上了马达加斯加第二高峰——伯比峰。这真的很疯狂,但是他享受其中的乐趣。

  探险家的生涯并不都是高光时刻,有很多踯躅独行,艰苦和险境。阿什在《挑战不可能》中记录了自己的探险中的各种经历,除了身体面临极限,人的心理也在接受考验。在探险途中阿什也会遇到意志消沉的时候,但是他知道这种情绪终究会过去,他用自律来保证自己在心绪不好的时候,仍能坚持目标。

  而记者感兴趣的是,一个探险家如何养成?探险是西方强大的秘密之一,已经融入西方人的血脉,而且人家有一个成熟的社会支持探险体系;这就决定了,中国人要去探险或者户外,需要做更多的准备、付更大的代价。

  其实,像小戴那样做人做事,即便不是探险而是做别的,离成功也会更近。

  【采访】

  徒步长江,我赚到了

  记者:为什么选择了“走长江全程”这个目标?

  小戴:2010年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想要再来这里,而且是在中国的中心腹地做些“疯狂”的事情。长江是世界主要河流之一,长度排名世界第三,而且是世界最长的全程只流经一个国家的大河。它流过的中国土地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我会看到美景、地貌、野生动物、风土人情……这些真实的中国奇观。事实上,这件事以前还从没有人做过,我真是赚到了。

  记者:能否讲述一下具体的细节,你每次行动之前都有很周密的计划,为了这次行走长江,你做了哪些准备?

  小戴:这是一段4000英里的任务,将花一年左右来完成。我在不同的几个路段都请了不同的向导。我将面对所有的极端环境,从零下到酷热,还有潮湿多雨。还会遇到来自诸如熊、狼、毒物、暴风雪、山体滑坡、孤独、高原反应等危险。在体能和精神上,我一直有做艰苦的训练,每天我都要做两小时左右的训练,注重健康饮食,把自己放在野外不适的条件下使自己更耐艰苦。

  记者:这次是不是比在蒙古和马达加斯加要安全或舒适一些?你认为此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小戴:从海拔、天气、地形和时间跨度上说,这次的探险是最困难的。这是我走过的最长的行程,对于一场冒险来说,一整年在外面是非常久的。它是我以往行程的两倍。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