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疙瘩”下山
“老疙瘩”原本是打死都不下山的。
“老疙瘩”名唤田长元,在陕西省宁陕县海棠园村中坝组的山头上一个人住。几个月前,当于晓磊和驻村干部一起来劝他下山住敬老院的时候,田长元板着脸,上下打量着这些人,谁说话也不理。
于晓磊是从北京来驻村的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田长元照样一点面子没给,直接甩出三个“打死不”:打死不住敬老院、打死不和监护人同吃同住、打死不离开老屋。
这其实是之前驻村干部反复对田长元宣传的几个养老选项。田长元听得耳朵都长了茧,“逼”得他都能自己总结了。
这算是把所有选项都给堵死了。
田长元让驻村工作队很担心。今年80岁的田长元是五保户,无儿无女,腿脚不灵便,吃饭也没人管,唯一的监护人就是他在外打工的侄子,万一遇到什么情况,很难照应得上。就是平时下山买个菜都得花两三个小时,几十年没修过的黄土屋,就像是发黑的旧报纸叠的一样,也不具备改造条件。
相比监护人照顾,驻村工作队综合考虑之后,认为集中供养对田长元来说更好。
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宁陕县将全县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和无法定赡养人的60岁以上老人,统一集中供养在全县的7个的敬老院里。宁陕县中心敬老院副院长安明兰说,敬老院里的老人都是自愿入住的,入住之后老人的生活起居、生老病死都由县政府来管,家属可以随时来看。
可是,任凭驻村干部们怎么变着法儿劝,田长元就像是钥匙断在锁眼里的锁,什么“钥匙”也打不开。
于晓磊一行只能再次怏怏而归。之前他们已经去了不下五次,全是空手而回。
于晓磊知道田长元心里有疙瘩没解开,可也只能“厚着脸皮”继续上门。见常规宣传没效果,于晓磊带着“问题意识”去串门,揣摩“疙瘩”到底在哪里。
又几趟下来,他们才慢慢找到了突破口。
“哪有那么好?我又不是没住过,你可别蒙我。”一次正在向田长元夸敬老院时,田长元终于说出了自己心里的疙瘩。
原来,十几年前,田长元和几个伙伴曾在老敬老院住过一段时间。当时,吃、住、看病条件都太差,到现在都心有余悸。
“去了,待几天就没了。”田长元对敬老院很害怕。
“以前敬老院条件确实不行。”于晓磊“逮住”这个疙瘩,“不过现在的敬老院修得特别好。敬老院是县里仅有的两个有暖气的地方之一,另一个地方是幼儿园。工作人员照顾老人们吃喝拉撒,也都特别上心。”
“敬老院里还专门配了医生。得了大病,还有县里和西安的医生远程会诊给咱们看。”一旁的驻村干部补充。
驻村干部们一口气说了一通,田长元还是硬疙瘩一块,半天也没回一句话。
于晓磊见机行事,又提议说:“你先试住一个星期。觉得好,就接着住,不花钱;觉得不好,我们再把你接回来。”
田长元这才勉强同意试住一周。
一个星期过去了。驻村工作队如约到敬老院看田长元,田长元大变样。原来衣服老不换,积的灰都发亮反光,里外衣服扣子也没扣对。现在新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胡子刮得干干净净,从前发灰黑的脸也白净不少。
“好是好,就是有点想家里的奶粉和冰糖了。”田长元还是挑了个“刺”。
那是他侄子给买的,其实也值不了多少钱。“不过,这可不是小事,也不是讨价还价。”于晓磊说,下山之前老人总喜欢饭后喝点奶粉,嘴里含块冰糖。这是他的生活习惯,一时间很难改变。
驻村工作队给田长元做了供应冰糖和奶粉的保证,他才“不折腾”了。
“可别当成是完成任务交差。”于晓磊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必须站在他的角度想,真心为他好。老百姓就是从这些小事上感受温暖的。”
#p#分页标题#e#“老疙瘩”终于解了“疙瘩”。临走时,田长元看驻村工作队干部的眼光,透着依依不舍。看着田长元和伙伴们乐呵呵地聊天晒太阳,于晓磊觉得有点像第一次送小朋友进幼儿园一样,“干成了一件大事”。
“和群众打交道,一定要比群众更有耐心。群众心里可能有疙瘩,但你不能认为他是不领情。”他掰着手指头说,劝田长元下山前前后后劝了有十几次。(张典标)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