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山的“人类文明活化石”白裤瑶

网络 刘洋 2019-06-11 16:31  阅读量:18038   

  新华社南宁6月11日电 题:从深山茅草屋到景区“小别墅”——走出大山的“人类文明活化石”白裤瑶

  新华社记者 何伟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山林间,漫步在离广西南丹县城不远的白裤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幢幢别具风格的“小别墅”展现在记者眼前。“‘十三五’白裤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2.3万多人,占全县贫困人口近一半。”南丹县委常委、副县长梁彩艳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全县通过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扶贫等,现在绝大部分白裤瑶贫困群众已脱贫。

  “挪穷窝”搬出大山  

  作为瑶族的一个支系,白裤瑶因男子穿着及膝的白裤而得名,是由原始社会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形态的族群。白裤瑶总人口近5万人,其中4.2万人聚居南丹县。因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新中国成立后,白裤瑶群众生活逐渐得到改善,但由于居住和民俗习惯,绝大多数群众不愿离开“故土”,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改革开放后尤其近年来,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茅草树皮房改造等,一些白裤瑶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2017年4月,广西确定南丹县为全区6个预脱贫县之一,并要求在8个月内实现整县脱贫摘帽,而白裤瑶脱贫是全县最难啃的“硬骨头”。要让白裤瑶彻底摆脱贫困,搬出大山、挪出“穷窝”是关键一步。

  2017年6月,南丹县启动总投资13.7亿元的“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项目,规划了里湖王尚、八圩社区、八圩瑶寨3个集中安置点,6000多人的施工队伍日夜奋战,当年12月2471套34万平方米安置房全部“交钥匙”。2018年春节前后,白裤瑶群众陆续搬进新居。

  记者在移民安置区看到,崭新的安置房颇具民族特色,水泥路通到各家门口,自来水也用上了,公共文化设施配套齐全。“整个项目安置白裤瑶群众2471户、约1.35万人。”南丹县扶贫办副主任卢顺江说。

  “拔穷根”正在路上

  “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安置区脱贫户谢桂群说,去年搬迁到这里,她和爱人在家门口开起了小卖铺,一年收入1万多元,做零工挣了5000元,还有低保补助4400元,现在生活比过去好很多。

  挪出“穷窝”的白裤瑶群众在政府引导、组织培训和能人带动下,目前,部分移民到广东及周边省市务工,还有不少群众留在“家门口”就业,护林、开小铺、开网店、经营农家乐……里湖王尚安置点贫困户何桂仁和妻子在附近做护林工作,一个月两人有3000多元收入。帮扶联系人南丹县住建局干部韦胜溢说:“搬出大山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千方百计让移民就业,早日实现‘拔穷根’。”

  “‘千家瑶寨·万户瑶乡’安置项目已带动全县近60%的白裤瑶贫困人口脱贫。”卢顺江说,以里湖王尚安置点为例,去年960户搬迁户年人均纯收入7278元,是2016年的1.8倍。

  为加强脱贫的产业支撑,南丹县在八圩社区安置点建设了占地2000亩的扶贫产业园,目前已吸引5家电子、制衣等企业落户,可为搬迁户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在八圩瑶寨安置点将实施“微田园工程”、创建扶贫产业园试验区。

  南丹县委书记韦永山介绍:“南丹县还利用白裤瑶丰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和毗邻贵州荔波县小七孔景区的地缘优势,正在规划建设白裤瑶乡旅游景区,将吸引安置区群众以各种要素入股分红、参与民俗表演等,并计划建设100套特色民宿,预计到2020年景区可带动超过1万白裤瑶贫困人口实现小康。”

  “生活会越来越好”

#p#分页标题#e#

  搬下山还要“稳得住”,就学就医等配套设施也要跟得上。南丹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陆春业说,通过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在县乡医院住院报销比例达90%等政策,现在白裤瑶贫困户生病都实现了医院诊治。

  在就学和托幼方面,目前安置点大部分随迁子女均分流到乡中心小学就读,能容纳近2000名学生的里湖王尚安置点小学将于今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八圩瑶寨和八圩社区安置点幼儿园也已完成主体工程。

  南丹县委统战部、36岁的白裤瑶干部韦丽珍说:“搬迁后白裤瑶民俗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一些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打陀螺、敲铜鼓等白裤瑶传统文化课程,民俗文化非遗展演队还走出国门,赴巴黎等地演出。”

  在白裤瑶聚居区,逢年过节或迎接宾客等都要敲铜鼓。2018年2月,建档立卡贫困户黎仁才搬迁到里湖王尚安置点,在政府引导下,他重新“捡”起手艺,制作专用于铜鼓配音和扩音的风桶,销路不错,去年他陆续卖了70多只风桶,“没想到年底一算账还赚了近2万元,今年到现在已卖了50只风桶,还有20只订单正在做。”黎仁才说。

  里湖乡文化站站长黎政军说,在新中国成立前漫长的历史时期,拥有铜鼓是财富和权势的象征。现在,尽管一面铜鼓要一两万元,但越来越多的白裤瑶家庭买了铜鼓,仅里湖乡目前就有700多面铜鼓,“这也象征着白裤瑶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