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渐离北京城的背后

网络 林晓舟 2019-06-17 21:23  阅读量:10616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题:风沙渐离北京城的背后

  新华社记者李斌 任峰 魏梦佳

  “大风一起,大街小巷尘土飞扬,扑面而来的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1979年,一篇题为《风沙紧逼北京城》的新闻稿,引发全社会对北京风沙危害的关注。而近些年来,人们明显感觉到“袭击”北京的沙尘天气少多了,首都变得越来越绿了……

  据北京观象台沙尘资料统计分析:20世纪50年代北京沙尘最严重,春季沙尘日数平均多达26天;60年代至80年代,沙尘日数有所下降,在10至20天之间波动;90年代以后至21世纪初,沙尘日数明显下降,在5至7天左右;2010年以后平均沙尘日数在3天左右,京津冀沙尘暴频率降至每年0.1天。

 

  从风沙紧逼北京城,到风沙渐离北京城,变化是怎样发生的?17日是世界防治沙漠化和干旱日,在此前夕,记者深入走访了北京昔日风沙危害区,一探究竟。

  彻底治理五大风沙危害区

  过去很长时期,延庆康庄、昌平南口以及潮白河、永定河、大沙河流域五大风沙危害区总面积达247.5万亩,没有森林植被护佑,涝、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白天二两土,晚上还要补”成为彼时北京生态的真实写照。

  20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通过开展“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风沙危害区绿化造林等工程,大规模开展防沙治沙。

  固沙降尘,并不容易。延庆区绿化办副主任王华琨是防沙治沙工程的亲历者:“康庄南荒滩这一带土质条件差,一锹铲下去,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只能从别处运来土,再一个一个填到坑内,改良种植条件。”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00年,旨在减少京津沙尘天气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试点启动,推动北京风沙治理向深层次、高质量、规范化方向发展——

  迄今在延庆、昌平等区已累计完成造林营林830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3448平方公里、生态移民3万人,构建了抵御风沙的第一道防线。再加上后续实施的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昔日五大风沙危害区得到彻底治理,沙化土地全部披上绿装,废弃砂石坑、荒滩荒地“变身”具有防风固沙、景观游憩等功能的森林。

  数字枯燥却有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延庆森林覆盖率不足7%,现在森林覆盖率已达59.28%。北京市的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3%,提高到2018年底的43.5%。

  “绿树成荫,‘林廊’满目,这样的美景是几十年前不敢想的。”延庆区副区长刘瑞成说。

  夯实绿色生态系统“四梁八柱”

  生态建设之路,永无止境。

  自2012年起,北京启动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逐步在城市、平原和浅山区构筑三道绿色屏障,不但要进一步扩大首都绿色生态空间,更要用高质量发展理念夯实绿色生态系统的“四梁八柱”。

  桧柏、白蜡、金叶榆……在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土楼村的白羊城沟西桥远眺,各类树木长势喜人。

  昌平区园林绿化局造林营林科科长孙华彬说,过去这里有近2000亩沙坑和煤场,“千疮百孔,尘土煤灰飞扬”,由于长期私挖滥采,形成沟壑纵横的沙坑,有的深达四五米……

  抓住百万亩造林工程机遇,昌平区协同推进拆违控违、低端产业腾退、沙坑治理等重点工作,拆迁建绿、拆违还绿,打造平原绿网,截至2018年底,共完成造林面积13.5万余亩。

  树长起来了,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55岁的村民张春玉和其他40多名村民都变成了护林员,每人负责养护几十亩林地,收入比过去提高很多。“过去我们这儿不是石头就是沙子,风一来,骑车都骑不动。现在眼前一片绿,风沙基本没了,变化太大了。”

#p#分页标题#e#

  “造林工程不是单纯为了种树而种树,而是推动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进而形成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处处长赵云龙说。

  让沙地变绿,让百姓变富。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北京推进建设18条生态沟域示范带,完成40条生态沟域整体规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正在怀柔、密云、门头沟、延庆等区如火如荼展开。

  推动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

  树木长起来,风沙挡起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数据显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已由沙尘暴加强区转变为减弱区。北京,这座当年的沙漠化边缘城市,正向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华丽转身。

  看着绿意盎然的景象,造林模范杨进福吟诵起亲笔写下的诗句:“八达岭外妫水南,受命治理古荒滩。龙庆妫川披绿装,绿化之人作贡献。站在长城望塞外,一片茫茫不复返。”

  北京风沙的减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专家认为,近些年我国大力建设“三北”防护林,使沙源地起沙条件得到改善,同时气候变化导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整体呈现减弱、减少趋势,从沙源地到北京的大风少了,沙尘天气也随之减少。

  今年5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对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在客观反映成效的同时,也直接点出面临的挑战:仍有200余万亩低效林未得到有效改造,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的目标差距还相当大,还有较大面积的小流域需要治理……

  “如何更好、更精准地提升工程区健康森林比例,更好、更全面地提升工程区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休闲游憩、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功能,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赵云龙说。

  下一步,北京将实施更加精准的林业、农业、水利措施,加大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力度,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更加有力的生态环境支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