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孙士宏:地震预警减灾作用缺乏论证
新京报讯(记者陈维城)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预警本次地震。给宜宾市提前10秒预警,给乐山提前43秒预警,给成都提前61秒预警。
针对备受关注的本次地震预警系统,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孙士宏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个人认为宜宾地震的预警系统可以做,但不应该进行宣传,如此宣传会对公众产生误导。地震预警的初衷是减轻灾害,对成都的预警就60秒,地震波每秒6公里,6级地震对360公里外的成都的破坏性不大,就谈不上减轻灾害的作用。
他提出,如果要宣传这个预警系统,需要对外说明,什么样的预警才是成功的预警?提前几秒钟的预警对成都等城市有哪些意义?
对此,孙士宏表示,学界对地震预警系统没有一个定论,包括地震预警系统在内的一些项目推广都缺乏科学论证,推广或出于商业利益考虑。
所谓“地震预警”,是指在震中正发生地震但还没有对其周边目标区域造成破坏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给目标区域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
根据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提供的信息显示,6月17日晚间,地震预警网给宜宾、乐山、成都等地的一些民众的电视、手机、专用地震预警终端等发出预警提示。给宜宾市提前10秒预警,给乐山提前43秒预警,给成都提前61秒预警。大陆地震预警网对主震后的余震,包括23时36分四川宜宾市珙县5.1级地震,6月18日00时29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4.1级地震等均成功预警。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表示,地震预警取得了一定的减灾效果。已有理论研究表明,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 如果预警时间为20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63%。
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表示,自汶川余震区发展的我国地震预警成果,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地震部门合作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覆盖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已成功预警芦山7级地震、鲁甸6.5级地震、九寨沟7级地震等52次破坏性地震。值得指出的是,2018年5月以来,通过各地政府的依法授权,电视地震预警已从3个县延伸到德阳市、宜宾市等十多个市州。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