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与中华五千年文明

网络 林晓舟 2019-07-13 22:08  阅读量:14236   

  良渚与中华五千年文明

  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众多宇宙,那些一闪一闪的星星,似乎长久稳定地镶嵌在天幕中。然而,现代科学汇报我们,光年是间隔单元,宇宙深处星星点点射向我们的光泽,来自遥远的已往。本来,时空的穿越,不外是俯仰之间。

  考古,同样是这种俯仰之间的学问,由我们亲手开启的年华之门,将我们带回人类汗青中每一个差异的瞬间。而距今5000年,就是一个非凡的时间点。

  放眼世界,5000年前是文明降生的大时代。世界几大流域,不谋而合地孕育出早期文明,好比尼罗河道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道域的苏美尔文明、印度河道域的哈拉帕文明。那么,5000年前的中汉文明在那边?

 

  考古学上,我们把文字之前的汗青称为“史前”。在中国的史前时代,距今1万年以来,在广漠国界的差异地理单位中,就开始演绎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序列。考古学上形象地称之为“满天星斗”,好比辽西的红山文化、江汉地域的石家河文化、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晋南的陶寺文化、陕北的石峁遗址……跟着探源脚步的迈进,我们才徐徐发明,“满天星斗”的文化中,有一些已然闪现出文明的火花。“良渚”就是个中一个非凡的案例。

  约莫在5300年前的长江下游地域,呈现了一个尚玉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尽量在它之前,玉器就已广受爱崇,但在此时却到达空前繁荣。与以往人们喜爱的装饰玉器差异,良渚人的玉器不只仅是雅观的需要。这些玉器以玉琮为代表,并与钺、璜、璧、冠状饰、三叉形器、牌饰、锥形器、管等构成了玉礼器系统,或象征身份,或象征权力,或象征财产。礼玉上常见刻绘有“神徽”形象,用以表达良渚人的统一信仰。我们在杭州余杭的反山、瑶山,常州武进的寺墩,江阴的高城墩,上海的福泉山等遗址中,都发明白极高品级的墓群。这就好像将良渚文化的漫衍范畴支解成差异的统治中心,泛起出小邦林立的排场。然而,汗青偏偏给了余杭一个时机,在反山遗址周围,越来越多良渚文化遗址被发明,这种会合漫衍的遗址群落受到了精采掩护,使考古事情在这片地皮上稳步开展,为良渚文明简直立提供了须要前提。

  本日,在我们面前所泛起的,是有8个故宫那么大的良渚古城。它有皇城、内城、外城三重布局,有宫殿与王陵,有城墙与护城河,有城内的水路交通体系,有城外的水利系统,作为京城,其规格已绰绰有余。除了文字和青铜器,良渚文化在各个方面均已到达国度文明的要求。其实,只要打开思路,我们发明,通行的文明尺度不该成为判定一种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生硬公式。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类型的意义,在良渚文化中是表此刻玉器上的。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承思想文化的东西,在良渚文化中,固然尚未发明文字系统,但那些雕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洪流平地统一着人们的思想,而大型修建工事所反应出的良渚社会超强的组织打点本领,也透暴露其时必然存在着某种与文字相当的信息通报方法。因此,良渚古城的发明,使良渚文明简直立一锤定音。

  如今,良渚考古已走过83个年初。从1936年施昕更先生第一次发明良渚的黑皮陶和石质东西开始,到本日我们将其界说成中国古代第一个进入早期国度的区域文明;从1959年夏鼐先生提出“良渚文化”的定名,学界逐渐开始相识这一文化的各种本性特点,到本日我们对良渚文明举办多规模、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与阐释,良渚的国度形态日渐饱满起来。

  在近现代汗青的见识里,我们曾经不知道有一个“良渚”的存在,我们见识里的文明,是夏商以降、周秦汉唐传续至今的、在黄河道域成立政权的国度文明。但最初的文明是奈何的形态?在距今5000年的节点上,我们发明白良渚文明是一种区域性的文明。由此推及其他的区域,辽西大概存在红山文明,长江中游大概存在石家河文明,只是因为考古发明的范围,我们还不能确定描画这些文明形态。良渚文明在距今4300年后徐徐消灭了,但文明的因素却跟着良渚玉器获得了有序的传承,影响力广泛九州。

#p#分页标题#e#

  人类的迁徙、来往,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从未中断。差异局限、差异水平、差异形式的人口活动,造成了文化与文化间的碰撞、交换与融合。区域性的文明也是一个动态进程。今朝来看,良渚文明是我们所能确证的中国最早文明,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的相继繁荣,使得区域文明的重心不绝地产生变革。在这个一连的进程中,礼制类型、品级社会模式、都市架构等文明因素不绝地传承、交汇,直至夏商。从良渚到商周,正是中汉文明从区域性文明向大一统慢慢汇聚的一个持续不绝的进程。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