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上海最后的传呼电话亭:8旬老人坚守25年

网络 林晓舟 2019-08-07 08:04  阅读量:11608   

  中新网上海8月6日电 (记者 康玉湛)“李家阿妈,你儿子来电话了,快来接。”“我马上来了,谢谢!”这样的对白,这样的场景,曾经如此熟悉,这是一代上海人的记忆,它叫做“传呼电话”。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511弄门口,有一处不到3平方米的公用电话亭,窗口前摆放着一台橙色的电话机。这是上海最后的传呼公用电话亭,88岁的吕树生在这里一坐就是25年。

公用电话亭的窗口前摆放着一台橙色的电话机,这是上海最后的传呼电话。 康玉湛 摄

公用电话亭的窗口前摆放着一台橙色的电话机,这是上海最后的传呼电话。 康玉湛 摄

  8月6日下午,中新网记者来到吕树生所值守的传呼电话亭,吕树生正坐在电话亭内吹着电风扇,听着收音机。1994年,吕树生和妻子从浦西动迁到浦东该小区,为解决300多户居民打电话难的问题,居委会特意在小区门口搭了一个小房间作为传呼电话亭。当年繁忙的景象,吕树生依然历历在目。

吕树生告诉记者,如今已经很少有人打传呼电话了。 康玉湛 摄

吕树生告诉记者,如今已经很少有人打传呼电话了。 康玉湛 摄

  “那时候电话蛮多的,一天一二百个电话也有,因为我们新动迁过来的房子电话总机没有,每家人家都没有电话,就搞了一个公用传呼电话。你电话打过来了,要哪家几号门牌,我写下来以后拿喇叭去喊的。当年,一共4部公用电话机,3个工作人员,忙得不得了”,吕树生说。

吕树生说,这个电话亭就像家里一样的,每天要到这里来。 康玉湛 摄

吕树生说,这个电话亭就像家里一样的,每天要到这里来。 康玉湛 摄

  据了解,上海从1952年开始实行传呼电话业务。该业务曾经历了一段较为迅速的发展历程。然而,随着住宅电话的普及和移动通信的发展,传呼电话亭已少人问津。吕树生告诉记者,“现在没有人打电话进来了,一天最多四五个电话打出去,没有手机的,手机忘在家里或者电没的,特殊情况才来打个电话,现在电话亭只有我一个人和一部电话机了。”

吕树生展示公用电话承办证。 康玉湛 摄

吕树生展示公用电话承办证。 康玉湛 摄

  虽然来打电话的人少了,但吕树生的传呼电话亭并没有因此冷清下来,不少老邻居闲暇之余都喜欢围坐在传呼电话亭门口聊天。

  80岁的李文龙老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没少接传呼电话,但是现在基本用不上了。“当时的通信没现在这么发达,现在都4G、5G了,传呼电话一年一次都没有用到。但是,我住在这个小区里面,他也住在里面,平时我们点点头、讲讲话、聊聊天”,李文龙说。

  如今,在狭小电话亭内,打气筒、创可贴、打火机一应俱全,“都是为人民服务”,吕树生说。“我有退休工资的,这里是义务服务。每天都有人找我换零钱,我们门口有公交车站,人家没有零钱乘车子不好乘,有的拿5块钱纸币换5块硬币。创可贴我也摆着的,有的人走路跌倒了或者摔破了,我给他们贴一下。以前红药水,碘酒我都有,都摆着的。”

#p#分页标题#e#

  25年的坚守让吕树生与电话亭有着深厚的情感。“这台电话机有10多年了,现在买不到了,现在要去换一个好一点的换不到了,没有了。它这个电话机好像直接有电话公司的人管的,报时间报多少钱的。电话打好停下来以后它会报几分钟多少钱,我再收多少钱,”吕树生边说边给记者展示传呼电话的功能。

  “我是孤老,这个电话亭就像家里一样,每天要到这里来,听听收音机,走一走坐一坐,和老邻居们聊聊天解解闷,对身体也好。”吕树生说:“我不用手机的,亲戚朋友找我都打这个电话,所以我离不开这个电话。”

  日前,上海电信透露,实际上海很多传呼电话亭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正在计划开展退网的工作,预计2020年关停上海全部传呼电话。对此,吕树生表示,时代在更迭,一切顺其自然。(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