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桥坚强”:历经洪水地震无损伤 得益建造工艺

网络 林晓舟 2019-08-07 22:05  阅读量:18650   

在中国西南铁路大动脉成渝铁路资阳段,

“桥坚强”王二溪大桥紧邻沱江,

每逢雨季都面临着巨大的防洪压力。

王鹏 摄

王鹏 摄

这座全国最长的铁路石拱桥

于1952年通车

今年已经“67岁”了!

经历了两次洪水和汶川大地震

至今仍繁忙运行!

一起来了解下它的故事吧!

  硬核“桥坚强”:长316米,弯道半径达382米

  “两次大洪水,一次大地震,大桥没一点损伤,真的不可思议。”8月初,顶着烈日在桥上巡查过后,已养护王二溪大桥几十年的铁路老职工刘宗全发出感叹。

王鹏 摄

王鹏 摄

  1950年,成渝铁路全线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工建设的第一条铁路,3万多解放军和10万民工先后参与建设。在这条连接成都和重庆的铁路线上,紧邻沱江处有一个小镇忠义镇,古时水运繁忙,人称王二溪古镇。

  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各地物资匮乏,修建成渝铁路时,因钢材不够,许多桥梁只能就地取材,用石头建造。因建设需要,铁路需从王二溪古镇上空弯曲掠过。加之当地属丘陵地区,沟壑纵横,对当时的建设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王鹏 摄

王鹏 摄

  一般的石拱桥大多跨度短,且少有弯道,而王二溪大桥不仅长达316米,弯道半径更达382米,好像在王二溪古镇上空划过一道巨大的圆弧。甚至,大桥还有一个缓慢的7‰坡度!

  “这对大桥的结构设计和承重能力都是考验。”刘宗全说,这样的石拱桥,别说在当时极其罕见,到了现在也不多见。

王鹏 摄

王鹏 摄

  今年85岁的黄绪友老人,当年曾参与王二溪大桥的建设。回忆起那段岁月,老人感慨不已。“工人们每天都要到附近的乡上找合适的石头,用大船经沱江运到镇上,再人工切割,四个人抬一块石料,最后抬到山上。”

  生于1952年的老人王朝洪说,自己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回忆王二溪大桥修建时的盛况,“几千人整整干了2年,古镇成了大工地,我出生那年大桥正式通了车。”

王鹏 摄

王鹏 摄

  “铁路通车时,那场面太盛大了。”黄绪友老人回忆,当时工人们都登上了火车,经过王二溪大桥时,大家振臂高呼,为这座宏伟的大桥,也为大家两年的艰苦奋斗。

  名副其实的“桥坚强”

  这座大桥不仅是当时全国最长的铁路石拱桥,直到现在也仍然保持着这一纪录。70年代恢复高考后,王二溪大桥甚至上过高考试卷,“全国最长的铁路石拱桥是哪座大桥?但很多资阳本地人都答不上来,这座大桥太低调了。”刘宗全说。

王鹏 摄

王鹏 摄

  成渝铁路建成后成为了西南的铁路运输大动脉,不断推进着川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最繁忙时,每天有近百趟列车往返成渝,这些车都要经过王二溪大桥。

  令人惊讶的是,已经67岁高龄的王二溪大桥,经历了两次洪水和汶川特大地震,居然从未经历过大修,是名副其实的“桥坚强”。

#p#分页标题#e#

  “1981年,沱江水位上涨,整个小镇的房子都被洪水淹没,大水淹到了王二溪大桥的起拱线。”刘宗全回忆,当时远远望去,整座大桥屹立在黄色的洪水之中,但一列列火车依然呼啸而过,大桥毫发无损,坚固可靠。

王鹏 摄

王鹏 摄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刘宗全和工友赶忙来到王二溪大桥检修。“但大桥甚至连一丝裂缝都没有。”这位在成渝铁路上检修了大半辈子桥隧的老工人说,王二溪大桥像一位老伙计,在岁月的洗礼下,虽日渐变老,但始终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这座修建于67年前的石拱桥,为何这么坚固?

王鹏 摄

王鹏 摄

  刘宗全说,这得益于当时的建造工艺。“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当时的建设者精益求精,石砌工艺极高,这是大桥在汶川地震中毫发无损的直接原因。同时,还考虑到了这里雨水多的天气,石头与石头之间用沥青和麻布铺上防水层,大桥特意设计了泄水孔,可以说是石拱桥的最高级别了。”

王鹏 摄

王鹏 摄

  如今,随着成渝高铁的开通,成渝铁路逐渐减少了客运列车,以货运为主。每天仍有60余列火车从桥上经过,载着矿产、农产品等货物驶向全国各地。

王鹏 摄

王鹏 摄

  在与王二溪大桥同龄的王朝洪老人看来,自己的一生都伴随着大桥上火车呼啸而过的声音。他说,“这座桥67岁了,至今还正常使用,它的寿命肯定比我长得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